黑龍江日報8月11日訊 全省縣域工業經濟現場推進大會10日在肇東、安達召開。會議提出,要把縣域工業作為建設『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推進『十大重點產業』的基礎載體,要求全省各地立足省情縣情,科學謀劃,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分類指導,整體推進,務求實效,形成發達縣率先發展、中等縣加快發展、欠發達縣跨越發展的新格局。
我省縣域工業一直滯後於全省工業的發展。截至2010年底,縣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僅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26%,縣域工業企業增加值僅佔全省工業總量的1/4。縣域工業存在著發展不均衡、產業聚集度低、體制不順、機制不活、融資困難、人纔短缺等問題。
縣域興則全省興,縣域強則全省強。縣域工業發展是實現全省經濟跨越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會議提出,抓縣域工業,必須科學謀劃、特色發展,引導縣域工業走集約化、集群化、特色化的發展路子,打造一批關聯度高、規模較大的產業集群,逐步形成符合各自特點的縣域工業產業體系。重點支持哈大齊工業走廊縣市發展石化、食品、醫藥、高新技術、裝備制造及其配套等產業集群;東部煤電化基地縣市發展煤化工產業集群;農牧地區縣市發展食品、農副產品精深加工、輕紡等產業集群;口岸地區縣市要『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形成進出口加工基地;生態功能區和生態經濟區縣市發展林特產品加工、中藥等產業集群;礦產資源型縣市發展礦產資源深加工產業集群;哈牡綏東縣市發展木材加工產業集群。
會議提出,園區承載、加大投入、多級共建、合作共贏是發展縣域工業的有效途徑。要打破行政區劃界限,根據全省產業整體布局,構建跨區域的產業合作發展新格局,省、市(地)、縣(市)三級要共同謀劃,建立縣際之間、縣際與場際(農場、林場)之間、城市與縣域之間開放合作的產業發展新機制,在項目建設上共同推進,在招商引資上聯手引進,在對上爭取上聯合運作,集中打造區域產業板塊,促進資源有效整合、要素優化配置、產業集聚延伸、優勢聯動互補。
會議提出,發展縣域工業,要借助資源、項目牽動、招商引資、主動對接。要多上項目、快上項目、上大項目、上好項目,將優勢資源轉化為優勢項目。始終保持在建一批、投產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循環,力爭每個縣市每年有1~2個工業項目進入省級以上重點項目盤子,力爭每年實施1個以上重點項目。
會議提出,要大力激發全民創業熱情,實施『萬名小老板培育計劃』,每年培育1萬名創業小老板,每個縣建設1~2個創業基地。在全省建立20個縣域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實現省內全覆蓋,在20個縣建立綜合性服務平臺,實行一站式聯動服務。要把培育小企業進規模企業、規模企業進入大企業行列,作為縣域工業發展的重要工作,全省每年培育創辦工業企業1000戶,培育300戶小企業進入規模企業行列,培育新增主營業務收入5000萬元以上50戶,新增主營業務收入億元以上企業20戶。
據悉,從今年開始,按照『十強縣』考評獎勵辦法,每年底將組織有關部門對各縣市發展指標進行檢查驗收,評出全省工業、財政、民生、經濟總量『十強縣』,省政府將對每年考核前十名的縣市進行表彰獎勵。近期省政府將出臺《關於促進縣域工業經濟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圍繞工業園區、土地、稅收、財政、公共服務平臺、投融資服務、生產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具體的扶持政策。
副省長徐廣國出席會議並講話。省政協副主席趙雨森出席會議。省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張秋陽主持會議。中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各市地主管工業副市長、工信委主任,各縣縣委書記、縣長等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