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黑河8月11日訊 微微秋風拂去夏日的炙熱,麥豆的芳香撲面而來。在嫩江大地上,一幅壯麗的現代大農業畫卷正在徐徐展開:連片種植的玉米、大豆、甜菜苗齊稈壯,長勢喜人,預示著豐收的景象;沈甸甸的麥穗籽粒飽滿,在現代化大機械的收割下顆粒歸倉。嫩江縣20萬畝現代農業示范帶集科技示范與觀光農業於一體,展示了全縣農業發展的新成果,為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和促進農民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
嫩江縣充分發揮區域內農業機械、技術、管理等資源優勢,今年與農墾九三管理局和中儲糧北方公司合作,在111國道、208省道、嫩黑公路及縣城至臨江鄉公路兩側,集中打造20萬畝現代農業示范帶,主要種植玉米、小麥、馬鈴薯、大豆、甜菜等作物,並在伊拉哈鎮新化村、海江鎮勝利村等14個農業基礎較好、村乾部組織能力較強的村建設現代農業示范村,實行農場模式化栽培整村推進,推廣面積13.14萬畝。示范帶和示范村建設自去年9月開始規劃設計,逐一落實了品種、地塊、面積,項目區內全部耕地都采用大型機械、集中連片作業進行了秋整地。嫩江縣還制定出臺了現代農業建設規劃及相關扶持政策,投資856萬元進行扶持,做到統一選購優良品種,統一測土配方施肥,實行農場模式化栽培、標准化生產、規模化經營。
目前,這個縣示范帶和示范村的作物長勢良好,有望實現豐產豐收。其中伊拉哈鎮展望村建設的4200畝玉米標准化生產示范田統一應用良種德美亞1號,采用連片種植,大型機械統一播種,預計目標產量每畝500公斤,畝經濟效益將達到450元,為全縣發展玉米種植樹立了標杆;雙山鎮雙山村村集體以每畝233元的價格從農戶手中承包土地2000畝,采用小麥模式化栽培技術,由農場大型農機代耕代種,進行小麥高產創建示范,預計目標產量每畝350公斤,可實現收入126萬元,比種植大豆畝增收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