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樺川向全省水稻大縣目標挺進
2011-08-11 15:38:51 來源:東北網-佳木斯日報  作者:張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1日訊 八月的樺川大地,草木蔥蘢,瓜果飄香,處處呈現著生機與活力。碧波萬頃的稻田隨風搖曳,向人們描繪出一幅幅喜人的豐收畫卷。

  樺川縣地處三江平原腹地,境內水系發達。優越的生態環境和悠久的水稻栽培技術為發展水田生產提供了有利保障。作為以農業為基礎的縣份,如何發展壯大自身的優勢產業———『稻米產業』,在全省乃至全國叫響『樺川大米』品牌?一年多的實踐證明告訴了我們答案。落實水稻高產創建13萬畝,發展水稻示范帶30萬畝,全縣水田種植面積突破100萬畝。建設全省水稻大縣———樺川正向著既定的目標挺進。

  發展壯大『稻米產業』離不開水利的支橕和保障。幾年來,樺川縣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經過積極爭取,開工建設了投資1.4億元、灌溉能力達30萬畝悅來灌區渠首新建工程,目前工程即將竣工試水,投入使用後可年增糧食2700萬公斤。今年以來,樺川縣還緊緊抓住『全國農田小型水利建設重點縣』的機遇,陸續完成悅來灌區節水改造續建配套、末級渠系改造、水庫除險加固、大型泵站設備更新改造、農村飲水安全等一批重點工程項目。一項項水利基礎工程的陸續建成,使廣大農民種植水田的熱情不斷高漲,紛紛實施『旱改水』,今年全縣新增旱改水面積9萬畝。

  樺川縣不斷探索水稻規模化經營新模式,鼓勵土地向種植大戶集中,成立『水稻專業合作社』、『水稻專業協會』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使水稻生產經營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目前,該縣已發展水稻專業合作社18家。星火水稻專業合作社發展成員565人,今年星火水稻合作社通過創建品牌,實現了農產品與大中型超市的『農超對接』。星火水稻合作社已向家樂福、大潤發、物美等超市供貨大米1.3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6800萬元。

  以優質高產為核心,引進、示范和推廣優質稻米新品種、新技術,提昇種植水平。充分依托省農科院、省農墾水稻所的指導,推廣水稻所的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提高了農民種植水稻的技術水平。全縣共建立縣級綠色水稻田標准化科技示范園區10個,11萬畝水稻所原種繁育基地,每年為水稻所和周邊市縣繁育原種3000多萬公斤,借助農科院優勢,樺川縣1.9萬農戶掌握了綠色水稻生產技術標准。縣委、縣政府還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大面積生產水稻種植科技含量,促進水稻栽培模式向優質、高產、高效方向發展。去年建設完成了兩棟水稻智能化育秧工廠,取代了兩個村1066戶農戶傳統分散育苗模式,今年春耕期間共完成浸種催芽100餘噸,較歷年普遍早7天以上達到待插狀態。目前,全縣水稻大棚育秧面積可實現90萬畝,測土配方施肥80萬畝,初步形成了以『大棚育秧、機械插秧、測土配方施肥、機械收獲』為主體的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

  在樺川縣優越的招商引資條件下,全國各地客商紛紛在樺川投資建廠。以付士米業、三綠源米業、慧豐酒業等企業為骨乾和龍頭,建立水稻加工產業園區,積極進行稻糠油、稻殼發電、提取谷維素等深層開發,形成了將水稻吃乾榨淨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付士米業公司在建設3條德國布勒公司米業加工生產線的基礎上,新上了一套米糠油生產線,年可實現加工水稻30萬噸,生產米糠油5000噸的能力,輻射全縣水稻面積達60萬畝。通過實行品牌整合,使品牌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樺川大米』已成功取得原產地證明商標,優質的『樺川大米』暢銷北京、天津等幾十個大中城市,市場上供不應求。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