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1日訊(張昊 宗曉丹 記者李博)據哈爾濱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黑龍江省出口服裝12.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3%。
今年上半年,黑龍江省對俄羅斯出口服裝5.9億美元,增長39.1%,佔比為46.9%,是黑龍江省服裝最大的出口市場;對東盟出口1.3億美元,下降18.0%,佔比為10.2%,居於次席;對韓國出口1.0億美元,增長1.6倍,佔比為8.1%,排名第三。上述三個國家和地區合計出口總值佔同期全省服裝出口總值的65.2%。
對於上半年我省服裝出口小幅增長的原因,專業人士認為,一是國際金融危機過後,全球經濟形勢趨於好轉。俄羅斯作為我省服裝出口的主市場,其經濟狀況大為好轉,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斷增長,服裝市場需求大增。據統計,俄羅斯每年服裝消費大約360億美元,由於俄本國紡織服裝業只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15%-20%,市場前景較好;二是今年服裝出口價格較去年大幅上漲,黑龍江省上半年服裝出口平均價格同比上漲41.1%。
針對目前我省服裝出口行業的現狀,專業人士分析表示,國內服裝生產企業勞動力成本大幅上漲,特別是招工難的問題成為制約服裝業發展的頭號難題,盡管北方的情況好於南方省份,但服裝業工人的流失率也普遍在10%-20%,招工難導致勞動力成本大幅上漲,使服裝出口行業長期以來依存廉價勞動力發展的優勢逐漸失去;棉花價格暴漲暴跌直接衝擊服裝出口定單的簽訂。國內棉花價格在今年3月突破3.4萬元/噸後,緊接著一路回落至目前2.4萬元/噸,暴跌近三成,如此巨幅波動的棉價也傳導到了出口訂單的定價上,致使出口服裝訂單萎縮,很多訂單都比較小,交期也比較短。隨著原材料價格的高位回落,繼續提價存在一定難度,對服裝出口影響較大;自2010年6月二次匯改以來,人民幣累計昇值了5.5%,一方面受人民幣昇值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黑龍江省私營企業出口服裝佔總值的9成,其中多數為中小企業,由於中小企業利潤低,手頭外匯資金短缺,在匯率避險中屬弱勢群體,很容易面臨倒閉風險;自2011年7月1日起取消了之前執行的對紡織服裝產品按現行征收標准的70%收取出入境檢驗檢疫費的優惠政策,也使服裝產品出口成本增加。
為此專家建言,一是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研發水平,針對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不利因素,提高其替代性材料比重,從而降低成本;二是在人民幣快速昇值期間,采取有效的匯率避險方式,如采用非美元貨幣結算等規避風險;三是在保證主要出口市場的前提下,積極開拓新興市場,並加強市場分析與研判,從而指導出口方向;四是加快轉型昇級和技術改造,不斷增強企業新產品開發能力和品牌創建能力,打造自主品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