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15日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昇,越來越多的人想吃到健康、綠色、安全的食品,這為有著『中國綠色食品之都』之稱的齊齊哈爾市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提供了重要的可提昇的空間。
齊齊哈爾市深入貫徹實施省委提出的『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發展戰略,圍繞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發展目標,通過強基地、抓認證、創品牌、辦綠博、拓市場、強監管等多種措施,加快發展綠色農產品產業建設,綠色食品產業逐步由單純的種植業向養殖業和特色食品延伸,由初級產品開發向高端和終端產品開發延伸,不斷提高『綠都』品牌的影響力。
如今,全市綠色有機食品種植面積已達1200萬畝,其中,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基地1100萬畝;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面積2000萬畝,佔總播種面積的62%;綠色農產品認證數量達到11大系列、1400個產品,其中,有機、綠色食品認證數量200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數量達1200個;綠色農產品加工企業達72家,年加工量142萬噸,可實現銷售收入56億元、利稅4.4億元;舉辦了十屆綠博會,總成交額達1400多億元;克山馬鈴薯、大豆,拜泉芸豆,梅裡斯油豆角、洋蔥,泰來大米,訥河馬鈴薯,龍江小米和甘南葵花籽等9個產品獲得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去年,綠色食品實現總產值13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0%來自綠色食品生產,『中國(齊齊哈爾)綠色食品博覽會』被全國會展評選活動辦公室評選為『新世紀十年中國品牌展會50強』,榮獲『中國品牌展會金鼎獎』。
綠色農產品產業在不斷發展壯大,但仍存在數量不足、質量不優等問題,齊齊哈爾市正著手破解這些制約,保住發展勢頭。他們依托各地大宗特色產品,逐漸形成合理的區域化布局,如在龍江縣、梅裡斯達斡爾族區、富裕縣形成玉米基地190萬畝;在訥河市、克東縣、克山縣等區域建立480萬畝的大豆基地;在富裕縣、甘南縣規劃6萬頭的奶牛基地。圍繞這些基地,今年確定了乳、肉、糖、米、稻、豆,薯、雜、菜9大主導產業,將集中力量加速培育和壯大骨乾龍頭企業,引領和帶動全市綠色農產品加工數量、質量和效益的全面提昇,提高全市綠色農產品產業整體的競爭優勢。
同時,這個市依托經濟、行政、引導和政策推動等手段,以龍頭企業或合作組織對品牌塑造和開發為核心,把分散的品牌資源有效整合起來,打造出一批影響大、效益好、輻射帶動強的名牌農產品,在全市逐步打造3~5個知名品牌。繼續強化綠博會效應,通過綠博會,拉動會展經濟、綠色食品產業乃至現代農業的發展。
在進一步強化綠色食品標准體系建設中,加快修訂了綠色食品種植業、養殖業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實行規范化生產。將在繼續建設好16個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基地的基礎上,再新創建1個,新增面積100萬畝,在全市建立6個面積5萬~10萬畝的綠色食品核心示范區,引導現有的各級各類現代農業示范區、科技示范區、高產攻關區按照綠色有機食品生產標准組織生產,引領綠色食品基地建設。
另外,這個市認識到,發展綠色食品產業是個大主題,需要水利、農機、種養業良種體系、農業科技、培肥地力、有機肥、畜禽飼養和防疫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大型龍頭企業、綠色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及市場信息等全面整體發展,也需要在穩定和降低農用生產資料價格上,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和發展綠色農產品的積極性。該市力爭建立市級農產品質量檢驗監測中心,加快市縣兩級綠色農產品檢測體系建設進程,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