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雙鴨山市全力推進省重點推進產業項目建設
2011-08-15 09:44:00 來源:雙鴨山市人民政府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5日訊 2011年,雙鴨山市列入全省重點推進的產業項目16項,計劃今年建成投產4項、加快建設8項、開工建設4項,項目總投資243.8億元,當年計劃投資60.5億元。截至四月末,已開復工項目11項,完成投資7.7億元。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省產業項目推進會議後,雙鴨山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產業項目建設重大決策部署,召開產業項目推進會進行貫徹落實。

  (一)完善產業項目的推進機制。實施『6十1』推進機制,確保突出問題一事一議、聯合辦公、現場解決。實行月督查、月反饋、月通報制度,對各縣區、各部門產業項目建設進度、完成投資以及綜合效益等指標每季一排名,並通過媒體公告全市。強化項目建設考評,將項目開工、竣工、投產和投資效益、稅收貢獻率,以及產業項目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等納入考評體系,對項目建設成果突出的給予重獎,對完成不好的給予重罰,並在單位考核評比和乾部提拔使用時實行一票否決。

  (二)落實產業項目的包保責任。市政府與各縣區簽訂了責任狀。將省重點推進產業項目列為副市長包保項目,向每個重點項目派駐兩名處級乾部掛職,對項目實行全程包保服務,做到項目不投產、掛職不結束,項目早竣工、乾部受重用。按照省重點項目所在地分別簽入各縣、區政府產業項目推進責任狀,作為縣區主要經濟責任指標進行考核。

  (三)破解產業項目推進的要素瓶頸。對重點項目立項審批,由發改、工信、規劃、國土、環保等部門超前提供要件支持和相關服務,關鍵時刻由市領導帶隊抓協調促審批。按照省政府主要領導提出的『要擴大園區規模』的總體要求,通過行政區劃調整,將集賢縣四個村的土地劃歸市經濟開發區,使市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由原來的6平方公裡擴大到60平方公裡,為大項目入駐園區提供了土地保障。深入推進銀企合作和再擔保融資,大力引導金融機構提前介入項目前期,鼓勵銀團貸款,為項目生成和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目前,省農發行已承諾今後三年將為該市提供150億元融資貸款。加大佳雙鐵路擴能改造、『引松入雙』工程、大葉溝水庫、七星源水庫等重大工程的推進力度,爭取盡快開工建設,以滿足重點項目對運力和水資源的需求。

  (四)制定產業項目推進的三年規劃。針對產業項目不強的問題,該市下發了《產業項目建設方案》。提出在今後三年,謀劃開發和重點推進科技含量高、有市場競爭力的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00個,力爭開工率100%,投產率65%。煤炭、電力、煤化工、鋼鐵、新建材、新能源和綠色農畜產品加工等七大主導產業競爭力顯著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00億元,實現利稅240億元,新增就業崗位3萬個。

  二、存在問題

  一是項目建設資金落實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目前漢能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和華本生物質資源化項目已分別通過工商銀行總行、建設銀行總行的評審,但貸款均未到位。二是項目前期工作尚不完備的問題。新時代水泥異地搬遷、國電盛世乙二醇項目的前期手續正在辦理,開工日期要比原計劃推遲;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項目前期推進,確保項目如期開工。該市列為省重點推進的項目國電盛世乙醇、水泥廠異地搬遷改造、長發煤礦三個項目前期手續還不完備,該市將抓住制約項目開工建設的瓶頸問題,針對項目的資金落實、審批、土地、環評等支持性要件,逐個梳理落實,解放思想,超常運作,強化專人攻堅、專題攻堅、合力攻堅,倒排審批節點,確保這三個項目如期開工。

  (二)強化包保責任,做到權責一致。各縣區要按照市政府包保模式對本縣區重點項目逐一落實包保領導,除項目推進中遇到的重大問題需向主要領導請示匯報外,其他一切事務均由包保領導全權負責、全權處理。下放項目推進資金審批權,在給任務壓擔子的同時,也給資金給權力,切實做到權責一致。

  (三)強化要素保障,確保項目落地生成。在用地方面,緊緊抓住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的有利契機,全面加大土地用途調整和土地收儲工作力度,為園區建設和項目建設預留土地空間。同時,堅持節約用地、集約用地,把有限的土地用在保障園區擴區和大項目建設上,努力以最少的土地投入獲取最大的項目建設效益。在資金方面,進一步加大銀企對接力度,召開全市政銀企項目對接會,把好項目、大項目推薦給金融機構,引導金融機構提前介入項目前期、參與項目論證評估,了解項目建設資金需求,及時為大項目建設提供信貸支持。推進國電盛世煤化工、宏達生物、華本能源3戶重點企業做好上市前的准備工作。

  (四)提高服務效能,確保工作進度。對全省重點推進項目,市政府開闢『綠色通道』,特事特辦;對重大問題,可以一事一議,需要主要領導幫助協調解決的,要及時匯報,不能拖延,避免貽誤戰機。

責任編輯:代崢

綏化全力強力推進項目年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