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警方提醒:網購時任何情況下不要輕信預付款信息
2011-08-18 12:58:22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作者:張弘 孫玉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5日訊 按照公安部和省公安廳的要求,13日,哈爾濱市公安局在防洪紀念塔廣場舉辦『集中整治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宣傳日活動。

  據介紹,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與廣泛普及,互聯網絡已經成為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的滋生地,其中網絡詐騙違法犯罪表現尤為突出,其犯罪手法不斷翻新,發案呈逐年遞增的態勢。據悉,今年以來,我市公安機關已受理網絡詐騙案件147起,案值少則幾十元,多則數萬元,涉案金額累計260萬餘元,已對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損害。

  據悉,此次專項行動的整治重點是:嚴厲打擊利用QQ盜號和網絡游戲交易進行詐騙、網上發布虛假中獎詐騙、網絡購物詐騙、網絡釣魚詐騙、吸納會員詐騙等網絡詐騙違法犯罪行為。由此,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挽回人民群眾的財產損失。

  在宣傳日活動中,民警向市民集中宣傳各種防范網絡詐騙的安全常識,揭露各種網絡詐騙的方法和手段,用鮮活的網絡詐騙案例,來提高市民抵御各種網絡詐騙行為的防范意識,共同防范和打擊網絡詐騙違法犯罪行為的良好氛圍。

  哈市警方提醒廣大市民:上網購物時要仔細甄別,嚴加防范虛假網站;購物時不要貪便宜;網上支付時要使用比較安全的安付通、支付寶、U盾等支付工具。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輕易相信以各種名義要求你先付款的信息,更不要輕易把自己的銀行卡借給他人,特別是陌生人。如果有群眾在網上遇到騙子時,請及時撥打哈爾濱市公安局電話:96345,民警將竭盡全力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新聞鏈接

  網絡詐騙常見的幾種作案手法及案例

  一、利用QQ盜號和網絡游戲交易進行詐騙

  冒充QQ好友借錢。騙子使用黑客程序破解用戶密碼,然後張冠李戴冒名頂替向事主的QQ好友借錢,或者犯罪分子通過盜取圖像的方式用『視頻』與您聊天。遇到類似的情況,您可千萬別上當,最好先與朋友通過電話等途徑取得聯系,防止被騙。

  利用網絡游戲裝備及游戲幣交易進行詐騙。常見的詐騙方式一是低價銷售游戲裝備,犯罪分子利用某款網絡游戲,進行游戲幣及裝備買賣,在騙取玩家信任後,讓玩家通過線下銀行匯款的方式,待得到錢款後即食言,不予交易;二是在游戲論壇上發表提供代練,待得到玩家提供的匯款及游戲賬號時,雖提供了比較詳細的資料,待玩家交易結束了幾天後,賬號就被盜了過去,造成經濟損失。

  交友詐騙。犯罪分子利用網站以交友的名義與事主初步建立感情,然後以缺錢等名義讓事主為其匯款,最終失去聯系。

  案例:2011年4月8日,我市一居民報警稱:在網上聊天時,有人盜用其朋友王某QQ號與其在網上聊天,稱有急事要用20000元錢。被害人給對方匯款20000元,後與其朋友王某聯系後發現被騙。

  二、網絡購物詐騙

  是指事主在互聯網上因購買商品時而發生的詐騙案件。其表現形式有以下6種:

  1.多次匯款———騙子以未收到貨款或提出要匯款到一定數目方能將以前款項退還等各種理由迫使事主多次匯款。

  2.假鏈接、假網頁———騙子為事主提供虛假鏈接或網頁,交易往往顯示不成功,讓事主多次往裡匯錢。

  3.拒絕安全支付法———騙子以種種理由拒絕使用網站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比如謊稱『我自己的賬戶最近出現故障,不能用安全支付收款』或『不使用支付寶,因為要收手續費,可以再給你便宜一些』等等。

  4.收取定金騙錢法———騙子要求事主預交一定數額的定金或保證金,然後纔發貨,他們利用事主急於拿到貨物的迫切心理,以種種看似合理的理由誘使事主交定金。

  5.約見匯款———網上購買二手車、火車票等詐騙的常見手法,騙子一方面約見事主在某地見面驗車或給票,又要求事主的朋友一接到事主電話就馬上匯款,騙子利用『來電任意顯示軟件』冒充事主向其朋友打電話讓其匯款。

  6.以次充好———用假冒、劣質、低廉的山寨產品冒充名牌商品,事主收貨後連呼上當,叫苦不堪。

  案例:2011年1月13日,受害人陳某到公安機關報案:1月9日晚,他在淘寶網購買商品時,發現一個網店以398元出售諾基亞5800w手機。陳某准備購買時,對方拒絕使用網站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給被害人陳某發送了銀行卡號,讓陳某向卡內存款,陳某匯款後,賣家又稱陳某訂購的手機為走私貨,需要交納風險抵押金,並讓陳某多次匯款,最終陳某被詐騙人民幣5398元。

  三、網上中獎詐騙

  是指犯罪分子利用傳播軟件隨意向互聯網QQ用戶、MSN用戶、郵箱用戶、網絡游戲用戶、淘寶用戶等發布中獎提示信息,當事主按照指定的『電話』或『網頁』進行諮詢查證時,直到失去聯系事主纔發現被騙。當您登錄QQ或打開郵箱時是否會收到一些來歷不明的中獎提示。不管內容有多麼逼真誘人,請您千萬不能相信,更不要按照所謂的諮詢電話或網頁進行查證,否則您一步步陷入騙局之中。

  案例:2011年1月28日中午,我市一居民在家裡上網時,被騰訊網告知在QQ盛典活動中獲得二等獎,其按照信息提示給對方匯款共計7300元,後來發現被騙。

  四、網絡釣魚詐騙

  『網絡釣魚』利用欺騙性的電子郵件和偽造的互聯網站進行詐騙活動,獲得受騙者財務信息進而竊取資金。作案手法有以下兩種:

  1.發送電子郵件,以虛假信息引誘用戶中圈套。不法分子大量發送欺詐性電子郵件,郵件多以中獎、顧問、對賬等內容引誘用戶在郵件中填入金融賬號和密碼。

  2.不法分子通過設立假冒銀行網站,當用戶輸入錯誤網址後,就會被引入這個假冒網站,一旦用戶輸入賬號、密碼,這些信息就有可能被犯罪分子竊取,賬戶裡的存款就有可能被冒領。此外,犯罪分子通過發送含木馬病毒郵件等方式,把病毒程序置入計算機內,一旦客戶用這種『中毒』的計算機登錄網上銀行,其賬號和密碼也可能被不法分子所竊取,造成資金損失。

  案例:2011年1月26日晚20時,我市一居民收到一條來自+8613145858225的短信,稱中國銀行的E令需要昇級,讓其到www.bococg.com進行E令昇級。被害人在此網站按照它的步驟一步步的操作,平時登錄中國銀行的網站程序都是一樣的,到最後一步時顯示倒計時狀態,顯示讓被害人重新輸入。被害人連續輸入3次後,以為是網絡問題停止了操作,第二天,被害人重新登錄自己收藏的中國銀行的網站,發現卡內19952元人民幣被盜走。

  五、吸納會員詐騙

  是指行騙人在一些普通的網站上搞一些六合彩賭博網站或淫穢色情網站的鏈接,引誘網民點擊進入,交納一定的注冊費(通常以手機號碼進行注冊,一旦注冊成功即被扣掉手機費10-60元不等),讓其成為會員,好奇的網民交錢後往往均不能成為會員,從而上當受騙;或讓其成為普通會員後,進一步引誘受害者繼續交費成為VIP會員。

  案例:2010年11月,市民連女士在上互聯網時,突然彈出一個六合彩賭博網站的鏈接,連女士點擊進入該鏈接,並撥打網站上的聯系電話諮詢如何加為會員。經過與對方商量,她先後三次匯款給對方,匯款後並未能注冊成功,共被詐騙兩萬餘元。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