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19日訊 16日至18日,省長王憲魁到克山縣、依安縣、嫩江縣和訥河市實地調研並召開推進會議,研究部署我省馬鈴薯產業加快發展工作。他強調,我省發展馬鈴薯等農副產品產業優勢明顯,潛力巨大,前景廣闊。要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馬鈴薯產業為切入點和突破口,遵循自然規律、市場規律和科技規律,推動我省農業科學發展,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把大農業建成大產業,改變我省農產品『種強銷弱、量大鏈短、質優價不優』等問題。同時,要進一步轉變觀念,首先研究市場、培育市場,壯大龍頭企業,提昇儲存和科技能力,建立營銷網絡與隊伍,通過推動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樹立以工業化思路謀劃農業產業、用市場化思維經營農業產業的樣板,引導和帶領農民抓產業、闖市場、促營銷、增效益。副省長呂維峰參加調研並主持會議。
位於我省西北部的克山、依安、嫩江三縣和訥河市地處松嫩平原腹地,耕地肥沃、水域廣闊,盛產大豆和馬鈴薯等作物。其中,訥河和克山素有『中國馬鈴薯之鄉』和『中國馬鈴薯種薯之鄉』的美譽,國家唯一的馬鈴薯改良中心坐落於克山。王憲魁先後考察了省農科院克山分院,克山興佳薯業種薯種植基地,依安紅星馬鈴薯種植基地,嫩江馬鈴薯種薯繁殖田,訥河老萊鎮長嶺馬鈴薯專業合作社和馬鈴薯種植基地,仔細查看馬鈴薯長勢,了解種薯、商品薯和加工薯的栽植技術、淀粉含量和銷售價格。當得知興佳種薯基地有80%以上的種薯運往河南、河北、遼寧和山東等地,王憲魁希望他們不斷選植良種,提高馬鈴薯的單產數量和淀粉含量,同時搭建信息服務平臺,加強與終端市場對接,增加農民收入。在克山、嫩江、訥河火車站鐵路物流站場,依安上游鄉興旺村馬鈴薯存儲基地,王憲魁詳細了解馬鈴薯生產、加工、銷售和儲存等情況,與隨行和當地負責同志等共同研究支持種植戶建設存儲庫,提高馬鈴薯的銷售價格,讓更多農民受益。看到克山鐵路物流中心貨場寬闊,儲庫規模較大,裝車線路便捷,且有專用的汽運通道,王憲魁高興地鼓勵當地黨委政府和鐵路運輸部門負責同志:農民兄弟辛辛苦苦種植的馬鈴薯,運到終端市場纔能賺到錢,要利用良好的站場條件,搶前抓早,精心組織,力爭開出黑龍江馬鈴薯走向市場的營銷專列,帶動周邊市(縣)農產品打開市場,拓展銷路。王憲魁還來到依安奈倫馬鈴薯公司,嫩江嵩天薯業有限公司,訥河港進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馬鈴薯深加工企業,實地考察企業項目投資、設備技術、原料成本及市場營銷等情況,希望企業強化管理,降低運營成本,在增產創效的同時,為當地和農民留下更多利益。他還考察了克山徽記食品有限公司、龍能生物質能源開發項目,依安博天糖業、鵬程糧油儲備物流公司、牧龍王實業有限公司,嫩江工業示范基地和訥河高蛋白大豆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要求這些企業、基地和合作組織充分依托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延長產業鏈條,提昇產品檔次,盡快做出品牌、做大規模。調研過程中,王憲魁還來到依安縣世紀嘉園,考察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進展情況。
調研期間,王憲魁召開座談會和推進全省馬鈴薯產業化發展工作會議,廣泛聽取當地黨政乾部、馬鈴薯專家學者、生產加工和市場銷售企業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對加快我省馬鈴薯產業發展做出部署。他指出,我省發展馬鈴薯產業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和潛力。目前一些縣(市)種植馬鈴薯的積極性都很高,效益也在提高。如果再算上儲藏、運輸、加工等環節創造的價值,發展馬鈴薯產業的效益就更為可觀,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帶動農民增收的特色產業。
圍繞如何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王憲魁強調,一是研究市場,建立代表農民自己利益的營銷隊伍,減少中間環節,增加農民收入。要建立農民自己的營銷隊伍。扶持發展馬鈴薯營銷專業合作社、經紀人和運輸大戶,帶領農民闖市場。要變坐等收購為主動營銷。改變過去坐等客商上門收購的做法,主動出擊,或者尋求代理,打開銷區市場。要研究終端市場,搞好產銷對接。從終端消費入手,『反彈琵琶』,研究馬鈴薯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跟蹤價格,計算利潤,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將產區與銷區直接對接,減少中間環節,把利潤更多地留給農民。二是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綜合效益。要扶持基礎好、潛力大的重點龍頭企業和引進一批龍頭企業,參與我省馬鈴薯產業發展。把市場開拓和打造品牌放在更重要位置,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要延長產業鏈條,增加附加值。加大產品研發力度,推動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單一產品向系列產品轉變,實現多層次加工增值。要搞好品牌建設。依托寒地黑土、綠色有機優勢,引導企業做大做強一批龍頭產品,做精做專一批優勢產品,昇級換代一批傳統產品,打造一批全省、全國乃至世界知名品牌。要搞好園區建設。在科研實力雄厚,有搞精深加工的基礎,交通方便,區位優勢明顯的地區,建設全省馬鈴薯產業園區。三是加快物流市場建設,提高儲藏和均衡上市水平,做到『淡季能吞,旺季能吐』。要加強市場建設。在交通便利、商品量大、產品特色突出的地方,重點建設一批跨區域、輻射力強的馬鈴薯交易市場,將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構建新型市場業態。要解決運輸瓶頸。采取綜合性、超常規措施,解決運輸瓶頸問題。在運輸方式的選擇上,哪種運輸方式有利於農產品外銷和市場競爭,就選擇哪種方式。要做好市場預測,制定合理的運銷預案,挖掘現有運輸潛力,優化運輸資源配置,充分利用時間差,將主產區馬鈴薯迅速打入銷區,佔領市場。要提高馬鈴薯窖儲能力。支持加工企業、種植大戶和合作社建設馬鈴薯儲藏窖,實現反季銷售,提高銷售價格,讓農民得利。四是強化科技支橕,全面提高馬鈴薯生產水平。要搞好種子攻關。開展科研攻關,盡快培育出一批適合我省氣候特點、優質、高產、抗逆的馬鈴薯新品種。要逐步提高單產水平。普及先進適用栽培模式,大力推廣馬鈴薯大壟栽培、深松整地、測土配方施肥、病蟲綜合防治等增產、節本、增效技術,強化水利、農機等基礎建設,為提高馬鈴薯單產和種植水平奠定基礎。要搞好生產布局。尊重自然規律,因地制宜,建立種薯、商品薯和加工薯專業種植區,實現分類種植、優化布局。
王憲魁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強化市場意識,轉變工作方式方法,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為馬鈴薯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省直相關廳局、哈爾濱鐵路局、相關高校、科研單位、相關市(地)縣主要負責同志及分管農業工作的負責人等參加調研或工作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