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布力森林之夏。

游客觀賞鶴舞飛翔。王雲龍攝

太平溝慈禧行宮。李大龍攝

戲水。蘇強攝

鐵力漂流。康繼正攝

太陽廣場。陳賀攝


暢游濕地。本報記者 陳賀攝
黑龍江日報8月19日訊 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實施『貿易旅游綜合開發工程』的戰略,黑龍江省旅游產業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旅游產業GDP逐年遞增。幾年來,省旅游局投入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建設,加快推進旅游十大板塊重點項目。我省各地旅游部門、企業加快景區、景點軟硬件建設、提高旅游從業人員服務質量,推出特色旅游項目,使黑龍江的旅游形象聲名鵲起,旅游市場空前繁榮,連續多年成為全國夏冬旅游最熱目的地。今夏,省內各地旅游精品多點綻放,重點旅游地區迎來歷史接待高峰,『一床難求』、『一票難求』,機票全價仍搶手。
天然氧吧受青睞 八方游客聚伊春
今年進入夏季以來,伊春市旅游業的發展出現火爆場景,四面八方的游客匯集林城伊春,盡情感受『祖國林都』、『紅松故鄉』、『恐龍家園』、『天然氧吧』的獨特魅力。統計顯示,五營國家森林公園、湯旺河國家公園、嘉蔭茅蘭溝、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界江游以及大豐河漂流、豐林河漂流、鐵力伊吉密河等旅游線路深受游客喜愛,特別是嘉蔭新開通了從嘉蔭馬蓮至蘿北太平溝界江旅游精品線路,並且,開始打造夜游黑龍江旅游項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入夏以來伊春各大景區(點)接待游客比平時上漲近10倍。五營國家森林公園、湯旺河國家公園、嘉蔭茅蘭溝3個景區夏季以來接待游客達12萬人,其中,湯旺河國家公園周末一天最多接待2500多人,五營國家森林公園周末一天最多接待3600人。伊春市中心區各大賓館、招待所入住率均超過90%,周末入住率達到100%,出現一床難求的局面,游客需要提前半個月訂房。
第十一屆中國黑龍江(伊春)國際森林生態旅游節期間,來自北京、上海、廣州、天津等地的旅游客商相繼與伊春市旅游企業簽訂了旅游合作意向書,節後,不同客源地旅行社紛紛組織相應旅游團隊到伊春旅游,7月30日,來自齊齊哈爾的600人旅游專列開到伊春,將伊春夏季旅游旺季推向新高潮。今夏伊春旅游呈現四個特點:一是省內周邊客源市場持續增長。省內客源主要以哈爾濱、大慶、綏化等地為主,今年,佳木斯、鶴崗、雙鴨山、七臺河等東部地區的客源增長迅速。目前,伊春賓館的客房已經預訂到了9月。二是中遠程省外客源市場有突破,客源市場漸趨多元化。今年,省外旅游團隊較往年比有大幅增多,基本每周都有省外團隊來伊春旅游,省外游客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河北、江蘇、廣東、上海等地區。三是家庭自助游、自駕游明顯增多。隨著伊春旅游產品的不斷豐富和昇級,自助游、自駕游增長迅速,以家庭或親友為單位組織來伊春旅游的人群不斷增多。四是旅游消費水平不斷提高。隨著遠程游客的進入,游客平均停留時間逐漸延長,3日游以上的團隊佔旅游團隊的70%以上,商務會議團持續增多,提高了平均消費能力。
齊齊哈爾
生態旅游特色引客
今年夏季,以避暑、生態、自然為特色的鶴城旅游,吸引了大批南方游客前來觀光游覽,鐵路民航運輸、賓館旅行社接待等相關行業都出現游客接待高峰,『旅游金夏』持續高溫,從5月起,齊齊哈爾機場每天進出港的航班客座率都達到了96%以上,比前期的平均客座率提高了將近30%,創歷史新高。在景區接待方面,紮龍自然保護區隨著丹頂鶴放飛廣場、游覽棧道、觀光河道等一批基礎設施的投入使用,6—7月連續兩個月接待游客超過4.5萬人次。6月—7月,齊齊哈爾市共接待游客404.68萬人次,同比增長25%以上;實現旅游收入14.8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6%以上。全市夏季旅游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旅游產品不斷豐富。5月份以來,隨著一批新建和續建旅游項目的完工並投入使用,旅游產品和線路得到進一步豐富。紮龍自然保護區的濕地觀光游、明月島風景區體育健身娛樂項目、龍沙公園、興十四現代農業觀光園等項目,成為今年夏季旅游接待的新熱點。二是本地游市場得到充分釋放,以『放松身心、絢美生活、愛我家鄉、游遍鶴城』為主題的『鶴城人游鶴城』活動全面拉昇市民和游客的旅游消費潛能。這些活動大大激發了廣大市民和游客的旅游欲望,成為今夏旅游熱潮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三是旅游宣傳促銷作用進一步顯現。通過以媒體、專題、節慶等方式的宣傳促銷,『世界大濕地、中國鶴家鄉』的旅游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特別是在6月份啟動的『大慶、齊齊哈爾、黑河、大興安嶺』四地市宣傳媒體互動宣傳促銷活動以來,四地市間游客增長幅度較大。同時,來自華東、廣東和港澳的游客量增幅較大。進入到8月份以來,短線游、周邊游、鄉村游熱度大大超過長線旅游。四是會議、會展、考察等新興旅游市場增長較快。全市具備接待會議的大型賓館和酒店,會議和會展的接待量增幅實現全面突破,綠博會、小商品交易會期間,全市旅游飯店入住率達到98%。五是旅游企業宣傳促銷意識顯著提高。5月份開始,在市旅游局的組織下,旅行社首先開展了發放旅游消費優惠券活動,旅游星級飯店實施延時結算制度。六是旅游配套基礎設施改造相繼完成。明月島風景區渡船停泊碼頭,青松狩獵場圍欄等一批新建和擴建項目,大大提高了旅游景區的接待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蘿北
名鎮提速旅游發展
蘿北縣堅持對『以名鎮為龍頭,兩峽(興龍峽谷、龍江三峽)為龍尾,太平溝黃金古鎮和濕地諾亞方舟為側翼』的旅游新乾線投入力度,主打界江旅游品牌,豐富景區文化內涵,新建太平溝界江觀光塔、紅松母樹林,加快推進了名山旅游名鎮、太平溝黃金古鎮的建設,新增旅游接待逐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完整的產業鏈條。名山旅游名鎮風景區新增各類大型酒店、餐館32處、農家院12處、大型賓館、度假村等18處;太平溝風景區新增各類大型酒店、餐館13處、農家院6處、大型賓館、客棧等6處,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提昇。新增旅游客運運輸車輛(船)126臺,開通營業線路21條,交通承載能力得到提昇。 該縣還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企業開發旅游,整合旅游資源,對所有景區、旅游車船、旅游賓館、酒店等進行統一規范,為旅游團隊提供優惠價格,按照所帶團隊的累計人數,不斷調整優惠程度,極大地調動了外地旅游企業進入蘿北發展的積極性。目前,哈爾濱、大慶、佳木斯等地的旅游企業紛紛開拓蘿北旅游市場,年接待旅游團數量達500多個。隨著旅游宣傳推介的不斷開展,省外游客量正在逐步增加。連續兩年舉辦『中國·黑龍江鶴崗國際界江旅游節』,更使蘿北界江游的知名度迅速提昇,『游壯美龍江三峽,觀太平溝生態文化,住樹上和水上人家』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觀光度假,蘿北旅游接待人次大幅增長。據蘿北旅游部門預計,6—8月份,全縣預計接待游客65萬人次,同比增長270%;預計實現旅游收入18013萬元,同比增長290%。目前,雖然蘿北縣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接待能力大大提高,但與迅速增長的游客數量仍存在一定的矛盾,主要表現在賓館、酒店主要集中在縣城及周邊農場,名山風景、太平溝風景區的接待能力仍不能滿足游客的需求,公路條件較差,火車站、機場距主景區和縣城較遠,交通承載能力遠無法達到旅游業迅速發展的需要。
華夏東極品牌叫響
近幾年來,佳木斯市旅游局進一步落實旅游總體規劃,依托地處祖國大陸最東端的地緣優勢,大力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推出豐富多彩的夏季項目,推廣華夏東極旅游線路,不斷叫響『華夏東極』旅游品牌。建設了撫遠縣華夏東極旅游區的太陽廣場、游客接待中心、烏龍湖旅游度假村、同江市旅游瞭望觀光塔、敖其鎮觀光農業大棚、富錦市工農林場、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民俗園二期等一大批重點項目,為全市旅游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省旅游局建設的黑瞎子島濕地公園趕在上島游前提前建成,成為廣大游客喜愛的旅游參觀點。華夏東極太陽廣場景區的標志性建築、太陽亭、游廊、停車場、華表、游船碼頭等建築項目已經進入收尾階段。華夏東極旅游服務接待中心已於2010年11月份對外營業。同江街津口鎮完善景區內如園林小品、房屋建築、園內道路、水電設備、護欄等基礎設施。湯原縣森林公園項目已完成投資2500萬元啟動了道路、供排水、游客服務中心等旅游基礎設施項目。富錦市二龍山投資7000萬元,啟動了農民集中住宅小區項目,污水處理廠正由市發改委組織專家論證。即將隆重舉辦的第二十屆三江國際旅游節以『相約東極新天府,暢游快樂佳木斯』為主題,節慶未啟先聲奪人,為旅游業贏得廣泛關注。今夏,佳木斯因其獨特而稀有的華夏東極旅游和生態民族風情吸引著國內外的游人。入夏以來,撫遠縣接待游客近40萬人次,同比增長30%,目前日平均接待量達到3000人次。湯原縣共接待14.5萬人次,同比增長45%。與往年相比,今夏佳木斯地區的客源不再是單一的周邊地市。國內各大城市游客對黑瞎子島、東極觀日出、生態濕地、北大荒農業風光慕名前往。以購物為主,保健療養的俄羅斯客對源逐步上昇;日本、韓國、港、澳、臺地區游客對三江資源情有獨鍾;省內、周邊市縣、農場、當地游客急劇上昇,呈現前所未有的發展局面。
哈爾濱
冰城夏都展新顏
今夏,哈爾濱主推濕地游,依托中國最大的原生態多樣性城市濕地的資源優勢,推出了『萬頃松江濕地,百裡生態長廊』松花江濕地旅游品牌,舉辦了首屆中國·哈爾濱松花江濕地旅游文化節,在今年5—10月,利用整個夏季開展濕地游系列活動,推出多條濕地精品旅游線路。濕地游活動開展以來,太陽島風景區、金河灣濕地植物園、伏爾加莊園、白魚泡濕地公園等13個濕地景區先後迎客,吸引了大批國內外游客慕名前來哈市避暑度假,領略濕地美景和城市風情。據民航部門統計,7月份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臺北等地飛往哈爾濱的航班客座率達95%,專門飛赴哈市避暑的南方游客同比增長近20%。哈爾濱機場每日進出港旅客最高達2.5萬人次。目前哈爾濱的景區、旅行社、賓館、火車站、機場一派繁忙,出現了『一房難求』、『一車難求』、『一票難求』的火爆局面。
自6月5日濕地節開幕之後僅一個來月,金河灣濕地植物園、百畝塔頭、『小三亞』野浴沙灘等景點就接待游客15萬人次;白魚泡濕地公園接待團體、散客2萬餘人次;松花江森林公園接待自駕游和周邊市民6.6萬人次;道外區濱江濕地接待游客3.3萬人次;哈市輪渡公司開通大頂子山航電樞紐、『一湖三島』、濱江濕地等多條航線,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長20%以上。初步統計,自濕地節開幕至7月19日,哈市各濕地景區累計接待游客達255.1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