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多處殘缺盲道暗藏隱患 安全盲行道成『忐忑路』
2011-08-20 10:32:32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索菲亞廣場靠近石頭道街被攔車樁擋住的盲道。

宣化街與蘆家街交口處指向坑洞的盲道。

  多處殘缺 盲道暗藏隱患

  在道外大新街上,記者發現,從道臺府到道外北七道街的道路兩邊僅有一側的人行道上有盲道,但部分盲道路段,被停在人行道上的車輛佔用。沿著市殘聯康復中心門前的盲道向道裡方向走,盲道在一加油站處『消失』,走過加油站後,盲道再現一段後,消失在距離道邊不足半米的地方。

  在南崗區宣化街與蘆家街接口,記者看到,盲道被多輛停靠的汽車佔據,其中一段盲道指向的是一處約10厘米深的坑。

  在索菲亞廣場臨近曼哈頓商廈的人行道上,盲道距離路邊約1米處消失,而索菲亞廣場臨近石頭道街一側。尚志大街與西十二道街交叉口附近,盲道剛剛探入西十二道街便消失了。

  走盲道遇險 不願出家門

  家住和興街附近的劉洪鵬年過六旬,雙目失明3年。劉洪鵬告訴記者,失明後,他努力學習盲人的生活方式,包括如何走盲道。幾乎每次獨自出門,他都會因為走盲道而出問題。一次特殊經歷,讓他再也不肯獨自出門。劉洪鵬說,一次他用盲杖沿著盲道行走,突然,耳畔響起刺耳的汽車喇叭聲,毫無防備的劉洪鵬一下子跌坐在地上。旁邊的好心人告訴他,他走的盲道前停著一輛汽車,司機見劉洪鵬的盲杖就要碰到汽車,便按響了喇叭。見劉洪鵬倒地,那輛車立即倒車駛離現場。劉洪鵬說,那次經歷讓他覺得很屈辱,更不願意出門。

  南崗區松寧街居民穆女士的愛人雙目失明。穆女士對記者說,她的丈夫很有自強精神,不願意給家裡人添麻煩,有時會獨自出門。穆女士不放心,有時候會偷偷跟在丈夫身後,一次,她看著丈夫沿盲道走了一段後,突然停住,有些不知所措。穆女士走上前纔知道,盲道突然消失,讓丈夫失去了方向,不知道應該往哪走。

  『無障礙生活』任重道遠

  市殘聯維權部的張主任告訴記者,近年來,曾發生一起盲人走盲道遇到的糾紛。一位盲人在走盲道時,探路的盲杖將一輛停在盲道上的汽車大燈敲裂,車主當即要求盲人賠償車燈。市殘聯接到盲人投訴後,根據國家規定,指出車主違規佔道有錯在先,索賠毫無道路,並要求車主向盲人道歉。張主任告訴記者,這名盲人的維權意識較強,但不排除一些盲人遇到此類情況,會自認倒霉。

  張主任介紹說,哈市目前約有7.2萬盲人,很多盲人表示對目前道路鋪建的盲道不敢相信。我市實行的《哈爾濱市城市無障礙設施建設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了無障礙設施不完善的施工圖紙不予通過,並明確了相關部門的監管職責。近年來,我市城市建設中,相關部門開始對盲道的設置有了明確認識,但在具體實施中,仍因各種原因使政府花巨資修建的盲道中,有很多沒能發揮安全引導作用,反而將盲人引向危險。

  張主任認為,對無障礙設施的修建、監管、維護,不僅需要相關部門的嚴格執法和監督,還需要全社會對殘疾人進一步關注。

  新快評

  盲路疏於監管、維護,隱患不容漠視。

  身處黑暗、看不到任何影像,這樣的生存狀態常人難以體驗。現實生活中,盲人會遇到諸多困難,其內心的隱痛更是無法回避。盡管城鄉總人口中,盲人群體所佔比例不多,但是透過盲路建設,正可以體現一個城市的品位和素養。讓城市無障礙設施更加完善、更富於人情味,是城市管理、建設者的職責;為盲人行路提供便利、奉獻愛心,更是市民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們把關注的目光投向盲路,從點滴做起,從今日開始。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