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場內,絲袋裡就裝有醫療垃圾——葡萄糖注射液的塑料瓶。東北網記者 張強 攝
東北網8月21日訊 (記者 張強) 近日,有網友向東北網爆料,黑龍江省伊春市醫療單位在處理醫療垃圾時十分不規范,沒有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要求進行分類存放、集中回收處理等,涉嫌存在造假行為,給群眾生產生活安全帶來極大安全隱患。
中小醫院醫療垃圾無人處理
20日,記者來到伊春市區內的一家規模中等的中醫院。據醫院院長講,他們醫院的醫療垃圾都不知道送到哪裡去處理。這位院長稱:『我在醫院後院蓋了間轉運間,醫療垃圾都攢好幾個月了!中藥渣子不算醫療垃圾,就都隨生活垃圾一起扔了。聽說不久市裡就要建處理廠了,到時候就有地方處理醫療垃圾了。』
在伊春市區的一家診所裡,負責人同樣向記者表示:從來就沒有人收過他們診所的醫療垃圾,都是自行處理。
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暫時貯存的時間不得超過2天。該條例同時規定,醫療廢物不能和生活垃圾一起存放。

伊春市第一醫院。東北網記者 張強 攝

伊春市第一醫院院內的垃圾桶裡,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混放。東北網記者 張強 攝
大型醫院醫療垃圾處理不規范
中小型醫療單位各自處理醫療垃圾,大醫院的醫療垃圾處理是否合乎規范?記者又來到伊春市第一醫院。
在醫院住院處樓的旁邊有一個垃圾箱,記者看到,垃圾箱內有西瓜皮、塑料袋等生活垃圾,還有很多醫療用的藍色的一次性帽子、醫療器械和藥品的外包裝。一位揀垃圾的老人在垃圾箱裡翻出了幾根一次性輸液管和塑料瓶隨即離開。據老人講,由於醫用塑料質量好,每市斤可賣到4元錢左右。
據醫院一位中年婦女講,醫院的醫療垃圾都由她暫存。針對記者提出的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的問題,她辯解說;『這可能是個別患者將醫療垃圾扔到了生活垃圾桶裡,打掃垃圾的人沒看到,就都扔在這個垃圾箱裡了。』隨後,這位女子領著記者來到住院處一樓大廳左側,打開一間沒有任何標志的門,指著屋子裡的黑色塑料袋說:『醫院產生的醫療垃圾都暫存在這裡,每天都有人來收作統一處理。』至於這些醫療垃圾運到哪裡、怎麼處理,她沒有解答。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明確規定,醫療廢物的暫時貯存設施、設備,應當遠離醫療區、食品加工區和人員活動區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場所,並設置明顯的警示標識。
市郊垃圾場現醫療垃圾
20日,記者來到伊春市郊的垃圾場,有兩位中年婦女正在分揀垃圾。記者跟他們攀談起來:『在這兒能看到醫療垃圾嗎?比如點滴瓶一類的?』『經常有啊,你看這不就是嗎?』一位中年婦女指著一個絲袋,裡面有她搜集到的各種瓶子,以便出售。記者看到,在眾多塑料瓶子中,最上面就有一個葡萄糖注射液的瓶子。
記者臨走時,這位中年婦女說:『你收瓶子啊?你要是收,我給你攢,多少錢一斤啊?』

伊春市第四人民醫院已停業。東北網記者 張強 攝
垃圾集中處理單位已停業
據了解,伊春市衛生管理部門要求,基層醫療單位產生的醫療垃圾都要送到伊春市第四人民醫院進行統一處理。這一點也可以從醫療單位紀錄的《醫療廢物交接登記記錄本》中找到答案,在《記錄本》醫療廢物處理單位位置上,填寫的就是『伊春四院』。
記者找到伊春四院,卻發現這家醫院早已停業,門上已經結了蜘蛛網。據附近一位居民說,這家醫院至少停業兩個月了。
網友爆料:衛生管理部門要求醫療單位造假
一位在醫療單位工作的網友向東北網爆料,2010年6月份左右,伊春市衛生局要求他們必須在十幾天內補齊醫療廢物交接登記記錄。『衛生局要求我們從2007年1月1日開始補交接記錄,一直補到2010年6月份。』而事實卻是,從來沒有人來收過醫療垃圾,醫療垃圾也都像以前一樣隨生活垃圾一起扔掉。
記者前文所采訪的那位中醫院院長也稱,市衛生局要求他們《醫療廢物交接登記記錄本》必須填好。『至於誰收醫療垃圾就不知道了。』這位院長說。
在伊春市區的一家診所裡,負責人給記者看了他填寫的《醫療廢物交接登記記錄本》。裡面內容填寫的十分整齊,接收人員的簽字也都是一樣的。『從來就沒人收過醫療垃圾,自己處理就行了。但表必須填好,否則挨罰。』這位診所負責人說,因為垃圾分類不當,他已經挨罰好幾次了。『沒有地方處理,也沒有人來收,但城管(伊春市醫療垃圾檢查和處罰的職責歸城管執法)部門還來檢查,我們要是垃圾分類不清,或者沒有交接記錄,就會被罰款。表面文章做好就行,至於醫療垃圾最終流向哪裡卻沒人管。』
伊春市在醫療廢物處理方面有諸多不規范的地方。為什麼在沒有規范處理醫療垃圾的情況下,必須填好醫療廢物交接登記記錄?除了已經停業的伊春四院,伊春市到底有沒有其他正規的醫療廢物處理單位?對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有沒有一個統一標准?有沒有相關職能部門來監督?
東北網將進一步關注此事。
小鏈接
醫療廢物也稱醫療垃圾,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如病人使用後的棉簽、棉球、紗布、一次性醫療器械、術後廢棄品、過期藥品、過期溶劑、放射性核素污染的固體或液體等。由於醫療垃圾具有全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污染等特征,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幾十、幾百甚至上千倍,在國外被視為『頂級危險』和『致命殺手』,而我國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也將其列為1號危險廢物。
醫療廢物混入生活垃圾、流散到人們生活環境中,很可能會污染大氣、水源、土地以及動植物,造成疾病傳播,嚴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如果處理不當,會成為醫院感染和社會環境的公害源,更嚴重可成為疫病流行的疫情源頭。按國家規定,醫療垃圾必須集中回收,高溫焚燒處理,以確保殺菌和避免環境污染。
例:哈爾濱市醫療機構產生的醫療垃圾均由哈爾濱國環醫療固體廢物無害化集中處置中心有限公司具體操作實施。該公司與哈爾濱市各個醫療機構簽訂協議,負責醫療廢物的收集運輸,承擔《醫療廢物轉移聯單》的填寫、醫療廢物包裝物的發放、車輛路線、運行數據、醫療廢物收集量的記錄、統計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