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牡丹江8月22日訊 8月20日,市委書記張晶川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議,就貫徹落實全省水利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和全省縣域工業經濟現場推進大會精神作出安排部署。張晶川要求各地、各相關部門要搶抓國家和省高度重視水利建設和縣域經濟建設的機遇,不斷增強發展的緊迫感,積極謀劃項目、編制規劃、積極向上爭取,推進全市水利建設和縣域經濟建設深入發展。
會上傳達了全省水利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和全省縣域工業經濟現場推進大會精神。
就貫徹落實全省水利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張晶川指出,水對糧食的貢獻率佔到不小的比重,能否保障糧食安全,關鍵是水利投入問題,牡丹江水資源豐富,切不可以因為我市不是糧食主產區而忽視水利發展。為此,要從三個方面入手,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全省水利建設工作會議精神:
一是提高認識,抓住機遇。對於水利建設的重要性,領導層面首先要認識深刻、認識到位。全國未來十年對水利的投入將增加一倍,達到4萬億元,『十二五』時期我省每年對水利的投入也將達到300億元,所以,一定要消除因為我市糧食總產不高而忽視水利發展的誤區。事實上,我市發展設施農業、城郊農業、外向型農業和觀光型農業、發展食用菌都需要水,要從這一角度全方位切入、多方面爭取,抓住全國和省重視水利、加大投入的機遇,將節水灌溉、城市建設等方面的水利設施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檔次。
二是把握市情,做好項目。當前,加強水利建設,資金主要靠向上爭取,結合自身豐富的水資源,我市要著重考慮從哪些方面進行爭取、如何把水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比如,在防洪減災方面,要了解全市有多少病險水庫、多少堤防需要新建和加固;在飲水安全方面,如何有效保障人和牲畜的飲水安全;包括農業灌溉、排水、景觀等各個環節,都需要靠項目來抓落實,用大工程帶動小工程,纔能使我市的水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進而有利於對上爭取資金。與此同時,還要注意從水產養殖等重點環節入手,充分體現水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
三是把握方向,編制好規劃。相關部門要組織業內專家根據國家政策導向、省裡的會議精神和牡丹江實際進行規劃的謀劃和編制工作,核心思想就是抓住機遇、爭取投入、加快農田水利建設,把牡丹江的水資源充分利用好。
市委副書記、市長林寬海指出,牡丹江具有豐富的水資源,雖然因為地理條件方面的原因不具備發展大水利的條件,但作為一個丘陵、半山區地區,發展農業的關鍵就是解放思想,找到適合自己的旱澇保收農業建設體系。『十二五』期間,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都將對水利建設進行大投入,這也要求我們必須充分抓住這個有利機遇,結合自身實際,找到適合我市地勢條件和農業產業特點的水利建設路線、方法,推動這項工作深入進行。
就貫徹落實全省縣域工業經濟現場推進大會精神,張晶川強調,縣域經濟一直是牡丹江地區經濟發展的亮點,但是,隨著當前全省縣域經濟競相發展,各地的發展速度都很快,特別是綏化、安達、肇東等地都提出要進入全省十強。今年前七個月,我市的固定資產投資排在全省第十位,在『十強縣』建設方面,已經呈現『標兵漸遠,追兵漸近』的態勢,縣域經濟如何保持強勢,市本級如何迅速提高經濟總量佔全地區比重,都值得深入思考。為進一步貫徹全省縣域工業經濟現場推進大會精神、增強發展的緊迫感,必須走出去實地學習和感受,並通過認真地分析討論,總結出好的思路和做法。
張晶川強調,市委十屆十五次全會提出的思路、措施符合牡丹江實際,在這一點上全市上下認識是一致的。在『五城』建設中,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服務業都怎麼做?需要我們進一步破題;在建設沿邊開放先導城市方面,2012年、2013年中俄將互辦『旅游年』以及其他新情況,都為沿邊開放先導城市建設帶來一些新課題;一體化發展先行城市要抓緊推進,被列為城鄉統籌試點市是一個契機,既然是試點就要切實取得成效;生態宜居城市、和諧幸福城市建設都需要大力抓好。
林寬海指出,要借助我省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機遇和牡丹江自身的特點,做好縣市之間的統籌分工協作和協同推進;腹地縣(市)和市本級要努力做大做強對外貿易加工,並在工業園區建設上有大的作為;寧安、海林、穆棱等地要抓住機遇,統籌考慮各個園區建設。招商政策要按照不限人員、不限產業、不限方式的『三個不限』要求進一步明確;當前,我市已經謀劃論證了一批比較完善、可操作的項目,要專題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強力推進這些項目進行專業招商、實現一對一招商的優惠招商政策。在園區建設方面,今年我市三個重點園區要在年底見成果,實現企業入住;四城區園區建設的利益分享機制、落戶辦法、優惠政策要盡快推進和落實。在產業方向上,工業項目要重點圍繞整機制造延伸產業鏈條、擴大產業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