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押解

抓捕

犯罪嫌疑人黃銘財。
東北網8月26日訊 前不久,南崗警方在上海成功打掉以黃銘財和鄭慶芳為首的兩個特大跨國電信詐騙集團國內辦卡團伙,現已抓獲犯罪團伙成員13名,繳獲准備作案所用電子銀行U盾(動態口令)33部。
騙子為何屢屢得逞,讓一些人損失慘重?縱觀其騙術,高科技手段起到了很大蒙蔽作用,而其中的漏洞也比比皆是。騙子僅僅騙了極少數人,絕大多數人仍舊『不信他那一套』,使其難以得逞。那麼防騙的『秘訣』是什麼呢?
一百萬是怎麼沒的……跟蹤手機銀行,騙子賬戶指向福州市省公安廳、市局和分局領導迅速做出指示和部署,由市局刑偵支隊和分局刑偵一大隊大隊長趙迎秋、大案中隊中隊長王海龍、副隊長李樹濤組成的聯合專案組立即開展工作。南崗公安分局刑偵一大隊大案中隊串並出近期在我市發生的作案手段完全相同的三起電信詐騙案件。
經查詢,025-862141XX確為南京市鼓樓區公安局經偵大隊辦公電話,犯罪嫌疑人極可能使用網絡手段改變了來電顯示。另經查詢,15000704553為上海號段移動電話,該電話無機主信息登記,案發後該電話不再使用。
通過對涉案賬戶的查詢,專案組發現嫌疑人所使用的賬號為銀行系統開通的一種網上銀行業務,又叫手機銀行。開戶人可以通過手機進入網上銀行,對賬號進行劃款等操作。由此確定犯罪嫌疑人開戶登記的開戶人身份信息可能是虛假的,但登記的手機信息一定是真實的。涉案賬戶共登記5部手機,其中珠海號段手機兩部,深圳手機一部,福州手機一部,莆田手機一部,被害人李娜光大銀行卡內的100萬元人民幣,被犯罪嫌疑人通過網上銀行在開戶在湖北省、福建省的數個賬戶間進行了幾次轉賬,最終分別流向了開戶行為工商銀行莆田江口支行和光大銀行福州福清支行名為『黃銘財』的同名賬戶。
一個電話一百萬沒了『真實』經偵大隊電話唬住被害人今年3月29日8時許,家住南崗區某小區居民李娜(化名),接到了一個自稱為哈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人員打入座機的電話。電話中一名操南方口音的女子稱,李娜在南京市辦理的一張信用卡透支,並稱李娜涉嫌一起販毒案件,要凍結賬戶資金。李娜表示不信,對方就讓李娜諮詢電話號碼為025-862141××的電話是否為南京市經偵大隊辦公電話。李娜通過025-114查詢後,得知025-862141××的確是南京市經偵大隊辦公電話,於是相信了對方。隨後,另一名操南方口音的男子使用該號碼打入了李娜的手機,說她涉嫌用賬戶資金搞販毒活動。聽完李娜的申辯後,對方又說,那可能是李娜的身份證被盜用的結果,為安全起見,要求李娜將自己的存款轉入一張新辦理的光大銀行卡內,辦理完後給該男子150007045××的手機回話。情急中的李娜匆忙出門辦理了一張新的光大銀行卡,然後將自己原有商業銀行卡內的一百萬人民幣轉入了這張光大銀行卡內。隨後,李娜撥打對方男子留下的聯系電話,將該銀行卡卡號、密碼以及網銀動態口令全部告訴了對方。做完這些,李娜終於松了口氣。
過了一會兒,那名男子電話又打過來,讓李娜將其他銀行卡中的錢都轉入新辦的這張光大銀行卡內。李娜頓時覺得情況異常:難道我所有的銀行賬戶都有危險嗎?於是她立即對新辦理的光大銀行卡進行查詢,結果發現剛轉入卡內的一百萬元人民幣已被全部轉走。李娜發現被騙,立即報了案。
一百萬去了哪裡……被騙巨款臺灣『蒸發』,騙子團伙浮出水面4月1日,聯合專案組趕赴福建省福州市,通過技術手段發現了一部與上述手機號碼有聯系的莆田號段新號碼18250543055,並且深圳和福州手機的持機人都是黃銘財。通過對黃銘財的偵控,確定黃銘財即是該案犯罪嫌疑人之一。黃銘財,男,31歲,住在福建省福州市新厝鎮新錯村後嶼46號。因該村地形人員情況復雜,不利於抓捕,專案組決定嚴密監視其行蹤。
偵查員在福清市、莆田市、江口鎮圍繞涉案資金流向與『黃銘財』賬戶資金進行查詢發現,在江口鎮周邊的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黃銘財對上百人的賬戶資金進行頻繁網上轉賬。黃銘財賬戶中的資金以每次5萬的額度通過手機轉賬的方式,將全部錢款98.96萬錢轉入『陳金祿』工商銀行賬戶中。之後迅速分解成兩份。其中40萬進入工商銀行『蔣友松』賬戶,之後再分8次,每次5萬轉入工商銀行另一賬戶,分解成40餘份,以每份9000餘元額度進入40餘個賬戶,並於3月29日13時至14時通過在臺灣省的多處自動提款機全部提走。另外餘款的操作方式也是如此。
結合技偵和銀行查詢情況,專案組確定這是一個境內外相互勾結的詐騙犯罪團伙。黃銘財是境內負責開銀行卡的頭目,該人主要負責組織下線在福建地區給犯罪團伙辦理銀行卡,每張卡均開通手機銀行業務。並將每張銀行卡綁定在臺灣上線指定的手機號碼上,之後將銀行卡相應的U盾郵寄給臺灣上線提供的在臺灣省的地址。
騙子上海辦卡集體落網繳獲大量電子銀行卡4月17日,專案組得到信息,黃銘財、韓世德等人要在4月18日糾集其他十餘名犯罪團伙成員到上海再次辦理電子銀行卡。南崗公安分局刑偵一大隊大隊長趙迎秋帶領專案組6名成員飛赴上海收網抓捕。
4月18日晚21時,專案組成員抵達上海,很快查明以黃銘財、韓世德、鄭慶芳為首的13名團伙成員,均已於18日早來到上海市,現正住宿在長寧區漢庭快捷酒店。4月19日零時,將該犯罪團伙的13名成員全部落網,當場繳獲已經辦理的一百多張電子銀行卡及配套的U盾33部。
經審訊,此次上海之行的組織者實際為鄭慶芳,男,28歲,福建省福州市新厝鎮人。其通過網絡與臺灣省一自稱『小李』的男子取得聯系,小李讓其在大陸組織人員為其辦理銀行卡,鄭慶芳找到老鄉黃銘財、黃銘財又找到45歲的韓世德。該三人在福建省莆田市周邊共組織十人前往上海市辦卡,鄭慶芳和黃銘財都是首次與『小李』合作辦理銀行卡。
雖然涉案金額巨大,但是幾名犯罪嫌疑人的非法獲利不過數千元。其餘10人,均是鄭慶芳、黃銘財、韓世德等人以辦一張卡給100元或250元不等的價錢臨時招募的打工人員,要求他們統一乘車、集中吃住,一起到工商、建築、郵政等銀行分別辦卡。這些人明知為他們辦卡不是好事,但在高薪的誘惑下也跟著乾了。
『隨意顯』成詐騙幫凶多團伙合作主謀在臺灣據黃銘財交代,其上線也是臺灣人,男性,綽號『眼鏡仔』,與黃銘財有專線聯系電話。黃銘財為犯罪團伙辦理的銀行卡U盾通過郵寄的方式傳給『眼鏡仔』,郵寄的地址有兩處:一是臺灣省高雄市橋頭區;二是香港新界電門寶田口。被害人將錢打入賬號後,臺灣上線組織人員在印尼將資金通過網上銀行進行轉移、分解。最後臺灣上線拿著他們在大陸辦理的銀行卡在臺灣省的ATM機提現。也就是說,李娜的百萬錢財就是這樣一步步地最終在臺灣省落入了騙子的腰包。
為了辦卡,黃銘財在當地召集兩名馬仔,以開設一張銀行卡250元左右的報酬,令其馬仔大批召集人員為其辦理銀行卡。兩名馬仔各自召集數十名當地人在光大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郵政儲蓄等開了百餘張銀行卡。
黃銘財團伙主要負責開銀行卡,另有專門的人員,利用他們開卡所留的手機號碼,在印尼境內進行轉賬交易。黃銘財所留的銀行開戶電話號碼,均為臺灣上線指定的電話號碼。電話號碼的實體卡,由另外的團伙負責開辦,並轉移境外進行電話轉款操作。至於架設『隨意顯』網絡電話,及冒充公安、司法等工作人員接聽電話的,還有另外的團伙負責。這幾個團伙分工明確,彼此平行工作,沒有交叉,互不聯系,也不知道對方。他們與臺灣上線的聯系就是通過手機號碼,也不知道『眼鏡仔』和『小李』的真實身份,不確定他們是否是一伙的或者是不是同一人。
在哈涉案金額數千萬遇事冷靜仍是防騙良方據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在偵破這起特大電信詐騙案過程中,哈市發生的被騙百萬以上案件有三起,百萬以下的有20餘起。涉案金額達數千萬元。
有矛必有盾。據專案組成員、南崗分局刑偵一大隊大案隊副隊長李樹濤介紹,目前,以汽車退稅,家屬遭難等諸多花樣翻新的電信詐騙招數有不少,但最終都要通過轉賬之類的方式來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對此李樹濤表示:賬號、密碼切勿告訴他人;接到陌生人電話,尤其是南方人口音的要有所警惕;政法機關不會電話核實案件。
記者調查了一個近百人的公司,他們中有30多人接到過這樣的詐騙電話,但是沒有一人上當。接到電話時,有的不予理睬,撂了電話,有的則是氣憤地罵上幾句。更有理智型的,要求對方發公安機關的傳真材料確認一下,騙子當然只能心虛地撂了電話,不敢再施騙術。其中,一位孫女士對記者說:『剛剛接到那種電話時,聽說自己要『出事』,也有一些慌亂,拿不准該怎麼辦,可是,我會再打電話給朋友參謀,結果沒有『中招』。
由此可見,讓自己保持遇事不慌的生活准則,冷靜下來、思考一下,仍然是抵擋詐騙招數的有效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