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哈市街道24小時衝洗全天候保潔 刷洗機上道隨髒隨掃
2011-08-26 09:07:5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趙政府 高宏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6日訊 近一個多月,一些細心的市民發現,哈爾濱街上清掃車多了、灑水車音樂聲多了、環衛工人多了、街道上的灰塵少了,省城哈爾濱越來越乾淨了。省委書記指示:解決哈市髒亂差

  今年6月份,省委書記吉炳軒在哈市調研時強調,哈市目前開工的項目很多,城裡城外到處都是工地,這是好事,是好發展、快發展的表現。但也給城市管理帶來了難度,作為城市建設者、管理者,要多花點心思和力量來解決好因施工而造成的交通擁堵和髒亂差問題。在建設中管理,在管理中建設,城市建設管理是門科學,要積極學習、大膽創造,在城市建設管理中來提高執政能力。

  為貫徹落實省委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哈爾濱市政府決定在哈市城管系統開展學京滬、找差距、立標准、上臺階』大討論活動。結合這次大討論,哈市城管系統同步開展了創建25條無積塵區域街區和107條市容環境綜合管理示范街區活動。

  大馬路上的灰塵少多了

  家住珠江路人民銀行附近的張先生說,現在每天清晨都能聽到灑水車傳來的『生日快樂』音樂聲,周六、周日音樂聲響起的次數明顯比以前多。『駕車行駛在清洗過的街路上,開著車窗不再擔心灰塵進入,真是一路清涼。』張先生感嘆。

  25條無積塵街區包括道裡區中央大街、南崗區果戈裡大街、香坊區母親廣場區域等。這25條無積塵區域街區管護一律采用機械化巡檢收集、人工跟進保潔方式,保潔人員實施全方位、無空檔巡視保潔,道路、綠地內紙屑等廢棄物3分鍾內清理乾淨;散袋垃圾、雜物、小塊碎石碎磚,存留時間不得超過10分鍾;地面、花池每日進行洗滌式刷洗,達到整潔、明快、席地而坐標准。


  24小時刷洗式不停清掃

  22時30分,家住道裡區工程街的道裡區城管機掃大隊司機胡偉就從家裡出發趕到單位。零點之前,胡師傅就將車開到他的工作路段開始一天的工作。

  胡師傅告訴記者,他們單位負責友誼路、兆麟街等50多條重點路段,每天24小時進行機械清洗作業,四班輪休。7月份之前兩個班次之間,會有兩個小時的空白段,17時以後,大家就都休息了,從創建無塵路開始,一天24小時一刻不停地清洗。

  據道裡區城管機掃大隊負責人介紹,由於道裡區城鄉路等街道上平日拉運殘土車眾多,殘土撒落現象十分嚴重,一旦下過雨後道路更是泥濘不堪,道裡區城管局實行雨停即洗作業,保證此類街道的乾淨整潔。為讓街面上真正達到無塵,現在機掃大隊清掃的范圍已向背街、背巷延伸,並利用清掃車的不同功能,進行乾掃、水掃、灑水的組合式循環作業,一組循環作業下來,路面真是可達到『席地而坐』,水車帶著清新水氣一路灑來,很受市民歡迎。

  新『武器』上陣邊邊角角都乾淨

  哈爾濱街道上,邊邊角角的地方都乾淨起來了。

  據南崗區城管局工作人員介紹,為了讓路邊石及其他街面附屬設施也達到無塵,南崗區城管局工作人員對3臺已經無法作業的老式掃道車進行改裝,獨立設計制造出了一種路邊石刷洗機。刷洗機對路邊石的平面和裡面進行高速滾刷作業,同時利用一個揚程60米的高壓噴水系統,對洗刷目標進行預先噴淋。

  目前,南崗區城管局已生產出3套路邊石刷洗機,針對不同的清洗對象,配備了不同噴頭,達到路邊石刷洗作業一次完成,灰塵、砂粒無殘留。南崗區城管局還焊制了4個30立方米的大型水箱,利用4輛夏季閑置的清雪車改裝成4輛大型水車,定點為各種小型水洗車輛進行加水。

  香坊區城管局對小型電動掃道車進行了改裝,將車上的掃刷替換成拖布頭,改裝成『電動拖布車』,極大地提高了大型廣場清掃效率,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想盡辦法弄乾淨為止』

  20日,記者在香坊區母親廣場看到,香坊區環衛工人正在用一個小鏟子清理地面。

  這位環衛工人告訴記者,在地面上留下的口香糖和露天燒烤留下的油漬是最難清除的,原來用刀刮、用手摳費時費力,近期大家研制改裝成這個專用鏟,對口香糖進行逐塊清理;對燒烤後留下的油泥等污漬,大家將小水刷安裝上長柄,配合火鹼、洗滌劑進行刷洗,效果很好。『現在誰能想出好辦法把路面弄乾淨,大家就都學,想盡辦法弄乾淨為止。』這位環衛工人說。

  今年夏天哈爾濱市投入大量資金購買了灑水車、清掃機,各區城管部門紛紛提高了作業標准。僅道外區購買清掃設備就投入了兩三千萬,南崗區和道裡區投入更多。除加大資金投入外,還增加了環衛工人的數量,從社會上又招聘了一大批環衛工人,並對環衛工人嚴格管理,保證作業質量。

  在中山路,環衛工人李師傅告訴記者,現在既有定崗清掃的環衛工人,也有流動清掃的環衛工人,幾乎是不間斷清掃。白天煙頭和塑料袋在路面上的停留時間一般不超過5分鍾,這樣的標准以前都是不敢想象的。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