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我省水稻種植躍上『最北限』 黑河高寒水稻試驗田獲豐收
2011-08-27 08:27:4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民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8月27日訊 八月稻田一片金黃,長勢喜人。近日,省農科院黑河分院專家和黑河市愛輝區水務技術人員對100畝高緯高寒水稻進行估產,經測算畝產將達到1200斤以上,產量和效益將是大豆的4.5倍和2.6倍。

  黑河市愛輝區地處我國北部邊陲,是我國現有水稻種植的最北線,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緯度最高線。以它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環境而言,有明顯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年平均氣溫在-0.05℃左右,?10℃的活動積溫1900℃~2300℃之間,地區內水稻的生育期僅為105~120天,處於全省農業區劃的第四、五、六積溫帶,被稱為高緯高寒水稻種植『禁區』。

  2010年,為加快推進『1500億斤糧食產能工程』,省水利廳專家對黑龍江省北部地區進行了調研,提出在愛輝區開展100畝高緯高寒地區水稻種植模式推廣試驗,篩選出適合寒區種植的主栽品種,實現高緯高寒地區水稻大面積種植。愛輝區成立高緯高寒水稻試驗專家組,組織水利、農技部門負責人和技術人員研究論證,提出『以灌區恢復為基礎,以節水灌溉新技術為依托,以選育品種、良種栽培等農技措施為保障』的具體推進措施。

  在歷時9個多月的試驗中,水利技術人員認真進行田間水利設施建設與管護,省農科院黑河分院派出專家負責品種選育、作物栽培及田間管理,並全天候進行數據觀測。通過對黑交9709、黑交06-213、東農703等10個試驗品種進行選育,篩選出黑交9709、黑交06-213兩個品種。采取溫室育苗、水稻田增溫等技術,攻克了高緯高寒地區水稻生產技術難關,全面提高了水稻品質和產量。據介紹,明年愛輝區計劃種植水稻1萬畝以上,爭取5年內發展到20萬畝,實現糧食增產1.86億斤。

  愛輝區高緯高寒水稻的試驗成功,為我省水稻北擴提供了實踐經驗,對促進糧食增產、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最終實現『1500億斤糧食產能工程』目標,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