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7日訊 日前,省物價管理局發出通知,自9月1日起,黑龍江省銷售的884個品種規格的藥品降價。對此,許多市民不喜反懮。他們擔心,許多藥品降價後遭遇『降價死』,取而代之的是價格更高的藥品。
據了解,今年3月28日,國家發改委曾發布通知,降低部分主要用於治療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抗生素和循環系統類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此次降價共涉及162個品種,近1300個劑型規格。但『降價令』實施5個月來,市民反映,一些降價藥品在我市藥店悄然消失。
4元的降價藥買不到
慶大霉素顆粒是一種用於治療細菌感染的抗生素,因價格便宜療效明顯,很受患者歡迎。3月28日實施的降價藥中,國家規定其價格不得超過4.0元。
昨天,記者首先來到人民同泰醫藥連鎖中央大街店,詢問營業員是否有慶大霉素顆粒這種藥,營業員:『沒有這種藥了,只有針劑。』隨後,記者來到位於建國街的建國醫藥連鎖建國街店,向營業員詢問是否有慶大霉素顆粒,對方表示,沒有這種藥。記者:『有沒有慶大霉素片劑?』營業員:『也沒有。』
澤林大藥房康安路店,記者購買慶大霉素顆粒或片劑,營業員:『沒有這兩種藥,只有針劑。』記者說近日咳嗽嚴重,想買點藥消炎,營業員馬上熱情地介紹說:『有很多種頭孢類的消炎藥,效果都不錯』記者比較發現,營業員推銷的這些藥品的價格都比慶大霉素貴很多。
利潤小的降價藥斷檔
哈藥路上一家藥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3月28日起,藥店開始按照國家發改委文件對藥店在售的降價藥品執行新價格,但問題馬上顯現。以兒童用的羅紅霉素為例,降價後的該藥品零售價比藥店購進價格還低。藥店找到廠家商量降低進藥價格,但廠家表示無法降價,於是該藥品被撤櫃返廠。上次降價,因相似原因從該藥店消失的藥品有10多種。
多年從事醫藥代理的韓先生介紹,一般藥品成本都不高,出廠價也比較低,大多數常用藥出廠價其實就是幾元錢,但經過一級代理商、二級代理商和終端藥店的不斷加價,還有醫院、藥店的進場費用,給采購經理以及相關藥品促銷人員的提成等,最終就把藥價大幅度抬起來。如果利潤降低,廠家的推廣力度,包括相關的銷售政策都會降低或減少,導致商家沒有興趣經營此類產品,自然會選擇不同劑型的、價格不在國家價格控制范圍內的產品。
道裡區河松街上一家藥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了廠家拒絕再生產外,某一級的代理商感覺降價後利潤空間太小,不願意做了,那麼藥店進貨時沒有這種藥,也就不再賣了。
業內人士透露,僅去年,我市就消失50多種降價藥。
『准降價』藥將消失?
據了解,省物價監督管理局正式發布通知,9月1日起,我省將降低部分激素、調節內分泌類和神經系統類等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此次降價共涉及85個品種、459個劑型規格的藥品價格。記者從此次降價目錄中找出阿法骨化醇膠囊,到我市一些藥店購買發現,目前仍按原價銷售。但很多藥店營業員表示,目前藥店尚未接到降價通知,9月1日降價後,說不好是否還能有此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