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來,我省累計投入資金105.97億元,立項實施各類土地整理項目512個,遍及省內72個市縣及農場,建設高標准農田1081萬畝,新增耕地157萬畝,增地率居全國之首,達到『增地、增產、增收、增效』的多贏效果。
黑龍江日報8月28日訊 八月的驕陽普照廣袤的三江平原,一碧萬頃的田野稻浪滾滾。在農墾建三江管理局二道河農場『萬畝大地號』,空中盤旋著幾架正在航化作業的飛機,『全國農村土地整治萬裡行』采訪團的記者們興奮地用手中的攝像機、照相機記錄下這壯觀的場面。
建三江管理局副局長王旭光對記者們說,再過一個月,大型農機將開進一望無際的金色稻田,辛勤勞作的職工臉上寫滿了豐收的喜悅……墾區的收獲場景會更讓人沈醉。而這一切都與近幾年土地整治項目的實施息息相關。
大面積增地
大型農機有了『用武之地』
土地整治項目將廢棄荒草地平整回填後變成良田,不僅有效地增加了耕地面積,而且大幅提高了農業機械化率,讓大型農機具有了『用武之地』。
肖立強是農墾牡丹江管理局八五八農場的種稻大戶,他深有感觸地說,以前他承包的是405畝地,土地整治之後65畝的荒草墊子變成耕地,農田增到了470畝。現在他用上了施肥器和高速插秧機,僅人工費用一項就節省不少,降低了投資成本。
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核心區的八五九農場,8個項目區四期項目完成後新增耕地1843餘公頃,新增耕地率8.45%。副場長王榮安說,土地整理使成片的耕地更適合大型農業機械生產作業和飛機航化作業。今年項目區種植戶就購買了25臺進口高整插秧機,每天可完成60餘畝的水田插秧作業,工作效率是普通插秧機的2?3倍;項目區購買了20臺90馬力的水田整地機械和15臺約翰迪爾3316收割機,有效減少水田整地、插秧、水稻收割時間和對人工的使用需要。現在項目區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率已達到98%以上,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我省近2億畝耕地,其中有80%以上的耕地需要整治,在已經規劃的土地整治項目中,平均增地率都在5%左右;已經實施的512個項目可實現新增耕地l57萬畝,增地率位居全國之首。對於全省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和新農村建設起到重要推動作用。』省國土資源廳孫綱廳長信心滿滿地說。
大幅度增產
『富民工程』惠及農民二百萬
土地整治項目的實施極大地改善了項目區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了土地的生產利用率,為項目區群眾增產增收打下了基礎。被農民稱之為『富民工程』、『德政工程』。
『過去我對土地整治有顧慮,怕自己吃虧,沒想到整治後原來地裡大大小小的「魚眼泡」都變成了好地。特別是道路修好了,雨天轎車也能開到地邊乾活兒。』八五九農場的老職工呂長春說起土地整治帶來的好處滔滔不絕,『我在農場承包314畝地,原來水稻畝產在400?450公斤左右,現在畝產達到600公斤,每畝地可多收入三四百元。這都是土地整治的「功勞」。』
建三江管理局副局長王旭光興奮地說,幾年來實施的土地整治項目給建三江帶來『五個跨越』:耕地存量由802萬畝增加到1100萬畝;糧食總產由41億公斤提高到60億公斤;水稻面積由650萬畝擴大到864萬畝;國內生產總值由59億元增加到126億元;人均收入由8700元提高到1.7萬元。
土地整治不僅達到『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連、路相通、水利設施相配套』的標准化農田格局,更開闢了農民增收和農村集體增加積累的新渠道。從2001年起我省相繼建設512個土地整治項目,遍及72個市縣及農墾、森工地區,惠及項目區群眾二百多萬人。項目區糧食增產19億多公斤,增收48.03億元,增加勞務性收入10.6億元,年增創農業直接性收入人均達2500元。通過項目實施新增加的157萬畝優質耕地,成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有形資產,僅發包收入每年可增加集體收入近5.23億元。
大規模推進
龍江現代化大農業『騰飛』
『在項目實施之初,普遍存在規模較小、資金投入分散、建設標准偏低的問題。2008年我們調整思路,充分依托土地集中連片優勢,圍繞發展現代農業要求,整合各方力量和資金,在耕地面積較大、利於操作的重點糧食產區和農墾地區,實施土地整理規模化工程,取得顯著成效。』省國土資源廳土地開發整理處任百會處長如是說。
近年來,我省積極探索以整治促建設,以建設促保護的耕地保護新模式,通過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實現了由單純的『靜態管護』向『動態保護』的重大轉變,基本農田保護率始終保持在85%以上。
2008年三江平原東部地區土地整理工程被列為國家重大工程,2010年我省被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確定為『整體推進農村土地整治示范省』,兩項工程合計投資總額達100億元,共實施78個項目。全省形成三江平原東部『兩江一湖』地區和松嫩平原『三大流域』土地整治工程『雙翼齊飛』新格局。
我省墾區站在建設現代化大農業核心區和國家級綠色水稻產業核心區的高度,廣泛應用了統供芽種、秧田智能化管理、淺濕節水控灌、飛機航化健身防病、全程生育監測等多項新技術,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規模效益,實現企業增效、職工增收,打造了土地整治復墾項目的樣板。
『農村土地整治示范省的建設,標志著我省土地整治工作實現了由過去單一的土地整理、點狀復墾,到參與農村綜合整治、整村推進、規模發展的轉變。糧食增產有多方面因素,但土地整治所佔比例最大。』任百會深有體會地說。
大手筆規劃、大規模推進,農村土地整治項目的全面實施加快了我省向現代化大農業邁進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