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9日訊 2001年,哈爾濱徐虎物業管理公司與中植方洲苑小區簽訂物業管理協議。十年間,徐虎物業接管了多個工業、商業園區及政府機關樓,但其管理的規模化住宅小區依然只有中植一家。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已成為優質物業服務企業代表的徐虎也經歷了業主欠繳物業費、矛盾激化等『困局』。
遭棄管小區拋來『繡球』
幾天前,遭到棄管的道裡運華廣場小區業主委員會陸續向我市13家一級物業公司發出邀請,這個總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的『繡球』也拋給了徐虎。徐虎與其他一級物業的回答基本一致:『不想摻合。』徐虎物業副總經理武英林告訴記者,從管理能力上說徐虎和其他一級物業公司都有能力承接運華這樣規模的小區,可以提供優質物業服務。從徐虎管理了十年的中植小區看,一個大型住宅小區並不是眾多業主想象的『肥肉』,而是一塊『燙手山芋』。
『胎生問題』引發矛盾
武英林告訴記者,當年中植是新建小區,存在很多『胎生』問題,為日後物業與業主的矛盾埋下了隱患。徐虎進駐小區時,很多隱蔽工程、管道、上下排水的圖紙沒有到位,發生故障物業維修不及時,被居民詬病。近幾年,在停車位問題上業主非常不滿。當年小區規劃時僅設計了400個停車位,現在小區居民有1100臺車。此外,牆體長毛、房頂漏水、公共設施破損等諸多問題使物業與業主的矛盾激化。在與業主委員會成功進行『會所保衛戰』後,徐虎與業主纔真正地成了一家人。
兩成業主欠費物業虧空
據了解,2003年徐虎曾與中植業主委員會簽訂賺取7%『陽光利潤』的服務合同。不到一年,徐虎因20%的業主欠繳物業費出現虧空。近幾年,徐虎在業主委員會的支持下,物業費逐漸上漲到0.95元/平方米。雖然收的是三級物業的價格,卻始終按二級標准服務。徐虎在中植是負債經營,一直靠機關物業等綜合項目反哺維持。
武英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徐虎在中植的員工為88人,10年前月薪為500元/人,現在至少為1200元/人。按平均每人每年1.5萬元支出計算,現在一年支出至少132萬元。物業費按100%收繳計算,中植小區收繳金額為每年170萬元。目前,繳費率為70%,尚不夠人工費一項的支出。
『好管家』也需『喂草』
徐虎透露了一級物業不敢接運華廣場的原因:除房屋質量、公共設施養護、車位設計等『胎生』問題外,還存在能否實現全面交接、新物業辦公場地、物業費收繳、業主意見不統一等問題,這些都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難題。
記者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了解到,目前哈市一些優質物業服務企業『賠本賺吆喝』,依靠開發商或其他項目維持。
針對哈市物業管理的難題和現狀,市政協已將城市物業管理列為今年重點提案,並分四次踏查調研。9月,市政協將以『夯實物業管理基礎,促進物業管理提檔昇級』為議題召開專題常委會,為我市物業發展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