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幸福大慶·青春手拉手』助學金集中發放暨大學生勤工助學崗位對接儀式在肇州縣舉行
117名貧困生拿到『救學錢』
2011『幸福大慶·青春手拉手』活動捐助的貧困學生。
新聞背景
東北網8月30日訊 8月24日上午10時,團市委、市青聯聯合舉辦的2011『幸福大慶·青春手拉手』助學金集中發放暨大學生勤工助學崗位對接儀式在肇州縣拉開帷幕。100多個座位的會議室,座無虛席。
117名學生得到捐助
金榜題名是人生四喜之一,可是,對於那些家庭貧困的學生來說,那卻也是一種苦澀。
眼看著就到開學的日子了,不少學生卻因為家境貧寒面臨著失學的危險。
就在這緊要的關頭,團市委、市青聯為他們送來了希望。
和前兩年一樣,團市委和市青聯又在開學前夕發起了『幸福大慶·青春手拉手』助學活動,共募集到18.4萬元善款和價值2萬餘元的物資。
8月24日,在助學金集中發放暨大學生勤工助學崗位對接儀式上,這些善款和物資被送到40名貧困高考生和77名貧困高中生手中。310個勤工助學崗位也在現場進行了對接。
愛心充盈儀式始終
活動當天,市委副秘書長、市接待辦主任袁晶了解情況後,主動派車送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到達肇州縣。
儀式由團市委書記、市青聯主席李偉峰主持。肇州縣委副書記、縣政協主席徐東偉代表肇州縣委、肇州政府和貧困受助學生向到場的各級領導以及參加捐資助學活動的企業、個人做了歡迎致辭。
團市委副書記、市青聯副主席韓海波總結回顧了近三年來全市捐資助學工作的風雨歷程。
隨後,由9家捐資企業與3位個人組成捐資方,同受助貧困學生簽訂『幸福大慶·青春手拉手』助學協議,並進行了面對面的捐贈。
儀式上,捐資單位代表與貧困學生代表先後作了動情的發言。
捐資單位安利公司大慶分公司的代表表示,社會責任感是驅使愛心企業與愛心人士資助貧困學子的動力之源,今後還將繼續與團市委緊密合作,將公益與愛心事業進行到底。
『吃水不忘打井人』,受助學生代表程思路的發言代表了所有貧困學生的心聲,對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社會的愛心表達了深深的感激。她還代表受困學生立下『軍令狀』:一定努力學習,增強本領,爭取早日回報社會,將愛心的火炬傳遞下去。
隨後,每一家捐資單位和每一位愛心人士都收到了由團市委、市青聯精心准備的愛心獎牌。
儀式最後,肇州縣委副書記、縣長陳國彬作了講話,希望受到捐助的學生能夠把黨和政府的關心、社會各界的關愛轉化為動力,勤奮學習、立志成纔,同時希望團市委、市青聯以及愛心企業能夠一如既往地支持教育事業,關心貧困學生。
活動各環節都很透明
近年來,社會輿論對捐助活動頗有微詞,擔心暗箱操作令善舉落不到實處,各類公益活動也面臨籌款難的困境。然而,團市委、市青聯不畏困難,毅然喊出了『讓慈善成為習慣、讓公益引領時尚』的口號,並銳意改革捐資助學模式。
此次活動,從開始時,團市委、市青聯就采取了面向社會、學校公開征集的方式,並將受助貧困學生信息在學校公布,接受全程監督,以達到受助資格全透明的效果。
在愛心款物發放對接環節,將企業家與愛心人士們請到了捐資儀式會場,與受助學生進行現場對接,面對面交流,做到錢款透明,責任共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