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爾濱新聞網記者 康福柱攝
東北網9月6日訊 近幾年,哈爾濱市相繼在群力、哈西、松北等地新建了一些中小學校,改善辦學條件,滿足市民入讀名校的需求,著實令人欣喜。但在欣喜的同時也讓人感到遺憾:新建學校的操場小得可憐,為啥不能給孩子多留點放飛心靈的空間?
環形跑道一圈僅百米
李女士向記者反映,她的孩子今年入讀群力兆麟小學校,帶孩子報名時發現學校建的挺好就是操場小。如果說老校捨的操場面積小可以理解,為啥新建學校操場也這麼小?有關部門當初是怎麼規劃的?
近日,記者來到群力兆麟小學校,其主樓的左側是建好的高層住宅,前方是一個在建樓房的工地,後面工地正在打地基。校園的操場上盡管有一個象征性的環形跑道,卻很小。
該校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學校是去年投入使用的,可容納20個班,目前有12個班。學校操場的環形跑道一圈僅有100米,按規定城區小學確無條件的也應設置60米直道田徑場一個,可這樣的操場怎麼畫也達不到這個標准。談起新建的學校操場為何這麼小?這位負責人說,學校只負責使用,規劃和建設的事不由學校負責,學校也沒辦法。
新校捨操場撂荒四年
記者走訪發現,新建學校操場小的不僅僅只有群力兆麟小學校,同樣是去年投入使用的歐洲新城經緯小學的操場面積也不大。而位於南崗區西客站附近的69聯中,盡管規模不小但操場同樣不大。該校負責後勤工作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學校是2007年投入使用的,目前約有50個班級,因操場面積有限,上間操只能每個學年單獨上。
這位負責人說,學校實際上規劃有一個操場,可以畫出300米的環形跑道,就在現有操場的一旁,但一直沒建成。記者看到,在操場旁確實有一大塊空地,用鐵護網與當前使用的操場隔開,空地上堆了不少殘土,上面長滿了野草。
操場大小誰來決定
新建學校操場面積誰來決定?市城鄉規劃局一位工作人員說,在哪建學校由教育部門到規劃部門報卷,符合標准就審批,至於校捨多大、操場多大則是教育部門的事。
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員的答復與群力兆麟小學校那位負責人的答復如出一轍:教育部門只負責使用,具體由開發建設部門負責。
就群力兆麟小學校操場較小一事,記者從群力新區開發建設管理辦公室聯審中心提供的一份簡介上看到,該校用地面積7992.3平方米,建築面積6822.11平方米。規劃設計為20個班,供900名學生使用,建設資金來源為群力新區土地出讓金返還資金。由此看來,教育部門沒有投資,在學校建設方面也就沒有話語權,只能像他們說的那樣,只管使用。
給孩子多留點活動地
有家長說,現在孩子學習壓力都挺大,就盼著課間出去活動活動,操場過小,孩子們怎麼活動?有關部門既然規劃建設新學校,就該把操場建大點,至少要符合相關標准,少建一棟商品房,操場就出來了,不能光賺錢忽視了學校的操場,更不能僅僅將名校當新開發地區的一個賣點。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沒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拿什麼來擔當未來。
省社科院研究員趙瑞政認為,青少年每天需要有鍛煉身體的場所,盡管土地緊張,但從長遠考慮,有關部門應優先保證教育用地,其中要有足夠的體育用地,這也是重視教育的一個舉措,需要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新聞鏈接
黑龍江省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標准
學校用地包括建築用地、體育用地、綠化用地、勞動實踐用地等,用地面積應滿足教育教學和開展課外活動的需要。
1、校園面積。小學生均佔地面積9—28平方米;初中生均佔地面積10—26平方米。
2、體育用地。學校要有滿足學生體育活動的場所,學生人均體育運動場地不少於4平方米。小學、初中田徑場及球類場地設置標准:小學12班以下設置100米直道田徑場一個,12班以上設置200米環形跑道田徑場一個。城區小學確無條件的設置60米直道田徑場一個。初中12班、18班、24班分別設置200米、250米、300米環形跑道田徑場一個,初中24班以上設300-400米環形田徑場一個。中小學校園內至少有標准硬化的籃球場、排球場各一個;有符合標准的單杠、雙杠、沙坑(城區視情況)等體育活動場地和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