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東北農大學生感染菌病 管理漏洞釀重大教學事故
2011-09-06 07:49:26 來源:新華網  作者:劉景洋 曹霽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今年3月至今,黑龍江省東北農業大學的27名學生及1名教師因使用4只未檢疫山羊進行實驗而感染布魯氏菌病,5日,東北農業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這一情況,並向社會致歉。這4只未檢疫山羊是如何躲過重重把關進入實驗室的?患病學生是否治愈?動物實驗管理漏洞是否得到重視?新華社記者對此進行了追蹤調查。

  病山羊未經檢驗躺上實驗臺

  28人感染布病

  今年3月4日,東北農大動物醫學專業醫碩071班一男同學出現發燒、頭暈,並伴有左膝關節疼痛病癥,經東農醫院診治兩天後效果不明顯轉院治療。3月14日黑龍江省農墾總醫院檢驗結果表明,該學生布病血清學檢驗陽性。隨後,該校動物醫學院和應用技術學院又有多名學生被檢測出布病血清學陽性。

  據初步了解,患病學生所在的班級分別於去年12月使用同一批山羊、在多間實驗室進行過『產科綜合大實驗』和『家畜解剖課實驗』,且患病學生大多為親自動手做實驗的學生。

  據了解,去年12月,東北農大幾名教職工先後從哈爾濱市香坊區一家養殖場購入4只實驗山羊。按規定,校方本應要求養殖場出具檢疫合格證明,但幾位教職工沒有按規辦理。在5次實驗之前,實驗指導教師均未按規定對實驗山羊進行現場檢疫。接下來,兩位教師在指導學生實驗過程中,也沒有切實按照標准的實驗規范嚴格要求學生進行有效防護。

  據東北農大排查,2010年11月4日至2011年3月31日期間,布病高危感染范圍包括3門實驗課、5次實驗,涉及4名教師、2名實驗員、110名學生。5次實驗,共使用4只山羊為實驗動物,全部源於同一家養殖場。東北農大斷定這4只未檢疫山羊帶有布魯氏菌。

  截至目前,此事共造成27名學生和1名教師感染。


 

  動物實驗管理存漏洞

  部分患病學生已臨床治愈

  今年初,東北農大應用技術學院畜禽生產教育專業學生劉某某回家過寒假。她父親說:『感覺孩子脾氣大了,讓她乾啥活兒也不愛動彈。』劉某某返校後聽說有學生做實驗感染了布魯氏菌病。因為上學期也曾用山羊做過實驗,她開始擔心,主動去醫院做了檢查,結果也被確診感染布病。

  劉某某同班的王某某說:『寒假回家我開始發燒,右大腿疼,醫生說是關節炎。』王某某說,開學後因為腿疼走不了路,她沒法上課,靠貼膏藥緩解疼痛。半個多月後有些好轉,但教室在6樓,她還是爬不上去,同學背著她上樓,堅持上了一星期課。

  據李某某等學生介紹,去年12月19日他們上了羊的解剖學實驗課。實驗用的這只山羊,非常瘦小,一看就不正常。實驗室就像倉房,特別髒,雜物很多。解剖器具是老師自帶的,他沒戴手套就開始實驗了。上課的前一天,老師說讓學生自己准備手套,有的同學准備了,有的沒有。實驗結束後,學生們洗手時沒有消毒液。實驗室也沒消毒,下一年級同學就進去做實驗了。實驗室過道上還有羊的糞便、血跡,有同學是捂著鼻子進去的。

  3月19日,校方得知部分學生感染布病,召開緊急會議,將染病學生送往專科醫院治療,4月初對有關師生進行了檢測排查。東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徐梅表示,對這起事故學校將承擔全責,並盡一切努力做好學生治療和善後工作。

  她介紹,事故發生後,學校盡全力對學生進行治療,多次懇請衛生部門組織專家會診、確定最佳治療方案,並支付全部醫療費用。經救治,目前除兩名學生因骨關節少量積液、醫院建議住院觀察或門診隨訪外,已有25名師生臨床治愈、1名學生好轉,可以出院。現已有18名師生出院,並有17名學生已就事故善後問題與學校簽署了相關協議。


 

  布病人之間不傳染

  學校深刻吸取教訓

  此次接診患病學生的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總醫院布病科,是我國第一家布病專科病房。據從1983年開始從事布病臨床治療的主任醫師李福興介紹,布病是由布魯氏菌感染引起的人獸共患傳染病,有潛伏期,發病後三個月內為急性期。病原菌主要由患病牲畜傳染給人,使其出現發熱、關節肌肉疼痛、乏力、多汗等臨床表現。少數患者可能出現生殖系統、骨關節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等某個系統的損害。

  李福興表示,布病在人與人之間不傳染。經過系統正規治療,絕大多數布病患者都能臨床治愈,沒有後遺癥。部分病人治療結束後,需要約半年恢復期,可能還有乏力、關節疼痛等感覺。因布病引起並發癥的病人,治療相對復雜,需進行全面、綜合、針對性治療。

  東北農業大學新聞發言人、副校長馮曉說:『我們對此深表痛心,並向患病師生和家屬表達深深的歉意。』事故發生後,校方向患病學生及家長告知了此次事故處理方案,對相關責任人員做出嚴肅處理,免去了動物醫學學院院長和黨委書記的職務,分管教學副校長作書面檢查,相關教師也受到處罰。

  他說,這一事件暴露出學校管理存在多方面問題:一是東北農大對教學動物實驗活動管理不嚴,未按照《黑龍江省實驗動物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建立實驗用動物采購、管理、使用制度。二是法律意識薄弱,在購買實驗用動物時,未依照《動物防疫法》及相關法規規定辦理檢疫手續,實驗前對實驗用動物沒有進行必要的健康檢查。三是未按法律程序申報檢疫。四是動物實驗教學未在符合實驗條件的實驗室中進行,參加實驗的師生防護措施不當。

  東北農大表示,已深刻汲取此次事件教訓,進行整改。事故發生後,立即暫停了一切與實驗動物相關的各類實驗,對全校實驗室先後開展了三次大檢查,堵塞漏洞,整改隱患。進一步健全了加強實驗動物管理的有關辦法,重新修訂了相關實驗操作安全細則,組織師生開展了實驗室安全教育等。同時,深刻反思學校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逐一查擺清楚、分析原因、整改落實,以切實提高學校的整體管理水平。

  據黑龍江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黑龍江全省高校已借此進行全省高校實驗室的整改,以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鏈接布魯氏菌病

  布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疾病,在傳染病防治法中列為乙類傳染病。乙類傳染病在我國共有25種,其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炭疽等也為乙類傳染病,但布病在致病性、病死率以及感染方式等方面與這些疾病存在明顯的不同。我省布病傳染源主要為羊、牛等,該病主要是由動物傳染給人,人和人之間、人向動物間還未發現傳染病例。

  布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短則一周,長則可達一年,多為兩周左右。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熱、多汗、關節痛、乏力,體征可出現睾丸腫大、肝脾腫大。

  布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一是經皮膚粘膜接觸感染,是最為多見的感染方式;二是經消化道感染,可經吃生肉、喝生奶等感染,如吃未燒熟的羊(牛)肉串、涮羊(牛)肉等;三是經呼吸道感染,多見於皮毛加工等情況。

  布病的復發,一般是在患病經治療癥狀消失後,在10個月以內,又出現臨床癥狀,且無接觸病原史,可判定為復發。布病可以重復感染,如再次接觸傳染源,就有再次感染的可能。

  布病治愈後,有個別患者的一些臨床癥狀可能持續較長時間,主要表現是乏力、關節疼痛等,長者可持續一年左右。但布病一般不會因由其病癥本身致人死亡。

[1]  [2]  [3]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