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7日訊 昨日10時,隨著孔亞晶葬禮的結束,哈醫大遺體捐贈中心的車輛來到殯儀館,讓她實現了生前捐獻遺體的遺願,沈浸在悲痛中的人們為她的義舉深深感動。孔亞晶是今年以來我市捐獻遺體的第22個人。
今年49歲的孔亞晶原為鐵路系統的一名普通工人,患有先天性心髒病,身體一直不好,幾乎一生都在與病魔斗爭,在醫院住院的時間將近她生命的三分之一。然而,孔亞晶遇到了一位非常愛她的丈夫,兩人共同生活了近30年,每當她身體不適的時候,丈夫都背著她上下8樓。2008年6月,孔亞晶再次因心髒病住院,半月後在丈夫的陪同下出了院,回家的路上,夫妻二人買了一份報紙,無意中看到了一個遺體捐獻中心的電話。孔亞晶對丈夫說:『我一生患病,飽受折磨,如果自己把遺體捐獻給醫療研究機構,沒准還可以對其他患病的人有所幫助。』丈夫對妻子的想法非常認同,表示全力支持,決定同妻子一同捐獻遺體。開始,只有正在大學讀書的女兒支持父母的做法,但家中的老人卻並不贊同。後來,經兩人多次勸解,老人們終於理解。6月24日,夫妻來到哈市動力公證處,正式簽署了遺體捐獻協議。
馬先生是孔亞晶的一位生前好友,在葬禮現場得知孔亞晶做出了遺體捐贈的決定,讓他感到十分感動。孔女士為人低調和善,和同事們關系十分融洽,當天參加葬禮的親友們無不為她的這種默默奉獻的精神感動落淚。
哈爾濱醫科大學遺體捐贈中心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遺體捐贈對於醫學研究和多種實驗的開展,有著積極意義。近年來隨著城市居民的素質的提高,遺體捐獻的人數逐步上昇,我市每年大約有20至30人。但是,像孔女士和丈夫這樣一同決定捐獻遺體的卻並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