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高職爭搶生源 今年技校招生犯難
2011-09-07 10:19:2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松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7日訊 開學了,黑龍江機械制造高級技工學校哈爾濱分校校長閆永勝卻還在為招生發愁,『計劃招生300名,實際只招到100多人』。

  記者從哈市一些技校了解到,技工學校在經歷了前幾年生源火爆的局面後,今年生源驟減,普遍吃不飽,招生人數『大跳水』。

  技校高額懸賞 招生仍然犯愁

  『招生3人—5人每人給500元;招生5人—8人每人給700元;招生8人以上每人給1000元;招生15人以上,每人給1200元』,這是一份技校招生獎勵清單。

  據該校的負責人介紹,現在職高、技校都在為招生發愁,絕大多數學校都采取了招生給獎勵的辦法,無論是誰能夠給學校送生源,都按照這個標准給錢。就是這樣,技校還是沒辦法完成招生指標。

  據哈爾濱技師學院負責招生的張新光處長說,該校招生人數還差三分之一。以前,他們在一兩個地區就能把學生招滿,像數控、機械加工等專業報名非常火爆。為了優中選優,都要通過考試進行錄取。今年就連這些熱門專業,報名的人數也在減少。

  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張羅了一年的招生工作,到現在還有一半的缺口。今年,招生人員比往年下的功夫都多,他們對所負責地區的初中高中學生,按照成績、家庭狀況進行分類,逐級分析;還要通過各種渠道找到家長的聯系方式,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特點逐一做工作。費了那麼大勁,最後還是差這麼多。

  目前哈市大部分技校雖然已開學,但按照既定的招生目標,少的差三分之一,多的連一半都沒招滿。

  企業萬元獎勵 爭搶技校學生

  近年來,技校畢業生一直是企業爭搶的香餑餑。近年來,隨著技校招生形勢的嚴峻,除了高工資,企業拿出了更加誘人的政策。

  哈市一家包裝廠的負責人說,看到今年技校招生這麼難,就想到幾年後技校畢業生減少,企業會面臨招人難的問題。於是,該企業打算從一年級開始和學生簽訂就業協議,學生畢業後,如果能在該企業工作一年以上,他們會為學生報銷這幾年上學的學雜費,大約15000元左右。即便是這樣,因為學生少,他們也沒有簽到足夠多的招工名額。

  黑龍江機械制造高級技工學校哈爾濱分校校長閆永勝說,一邊是招生困難,一邊是企業急缺高技能人纔。所以很多企業都拿出了這種『獎勵』辦法。有的企業按照人頭給幾千元的招聘費用,有的企業以高工資吸引。像他們學校的測繪、焊接等專業,學生在企業實習時候,每個月就能拿到近5000元的實習工資,其它專業也都在2000元以上。這些實習生正式錄用後工資都在3000元以上。即便是這樣,今年招生也很難。

  適齡學生減少 導致招生難

  高就業率、高工資曾經吸引很多學生上技校,當技術工人,著實讓技校火了幾年。但時隔幾年,技校為何遭遇招生難?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育觀念的變化,孩子越生越少。初、高中畢業生呈逐年減少趨勢,學校生源數量也在逐年減少。

  閆永勝說,5年前,該校在某縣城招生,沒有考上高中的『高中漏子』有3000多人,但近幾年在逐漸減少,到了今年只有不到100人。同樣,高中畢業生整體數量也在逐年減少,招生難問題不難想象。

  重復設置專業 高職爭搶生源

  據了解,今年我省全國統考報名23萬多人,比去年增加近7000人。共計錄取約18.1萬人,其中本科11.5萬人,高職(專科)6.6萬人。這樣高的錄取率吸引了很多學生上大學。據了解,我省部分高職院校分數段都在200分左右,這就意味著絕大多數高中畢業生都能上高職。今年剛從某高職學校畢業的小李說,他們上學的時候,可以選擇技校,也可以選擇高職,因為這兩個學校都有數控技術專業。最後他和家人覺得畢竟高職算是大學,因此放棄了技校。

  通過走訪記者了解到,現在高職院校和技工院校在汽車檢測與維修、機械加工、網絡設計、酒店管理等很多專業都是相同的,很多高職院校從培養管理人纔,變成培養好就業的高技能人纔,專業重復設置,致使技校高職在爭搶生源。

  技校職高擴招 學校都『吃不飽』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技校和職高院校的投入力度,新成立了一些技校和職高,隨之而來的是技校和職高的擴招。據不完全統計,我省目前有技校100多所,這些學校的招生規模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加。

  一位多年在某大型企業負責招聘的經理說,現在很多職高和技校看到企業用人需求量大,就盲目增加應用專業性強的專業。學生在校期間要接觸到比較新的技術和設備,畢業後纔能符合企業的要求。但是現在很多學校根本沒有實習設備,把學生送到一些小廠去實習,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仍然不符合企業的要求。

  設立特色專業 切忌重復效仿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董鴻揚研究員說,我國是全球制造業大國。現在用工市場上,不缺高學歷者,缺的是高級技工和能工巧匠。

  造成用工荒的真正原因還是職業教育發展不夠,目前,仍然有許多人對職業教育存在偏見,認為上職校做藍領是沒出息的表現,對職校畢業生也充滿歧視。要知道在我國這樣一個制造業大國裡,技術工人的短缺將直接阻礙社會的創新和發展。一個國家不可能都是管理人纔,更大的比重應該是高技能人纔。

  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技工教育,有的學校看到扶持力度大,也紛紛開展技工相關專業,重復設置矛盾突出。

  培養高技能人纔要從中學時代進行引導,讓學生選擇上大學還是學技術,提前進行職業規劃。培養高技能人纔不能讓大學教育和技能教育同時進行。因為兩者的教育方向不同。同時,加強對職高、技校的管理,嚴格控制職高和技校的專業設置,人纔培養應該有針對性,每所學校應設立特色專業,圍繞該專業進行教學,切忌重復效仿。

  鏈接:德國雙軌制

  ▶學生在校期間要接觸到比較新的技術和設備,畢業後纔能符合企業的要求。

  高技能人纔短缺是一個世界性課題。隨著制造業不斷向高端邁進,產品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對工人的技能要求也越來越高,發達國家也在想方設法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

  堅持職業教育雙軌制,是德國培養技術工人的傳統。所謂雙軌制,就是將職業學校的理論學習和企業中的實踐相結合,在融會貫通中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德國十分注重對高學歷專業人纔的培養。

  德國各州聯合決定,允許未上過大學的熟練工人進入高校學習,打通技術工人成纔的通道。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