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小舞臺』成就『大夢想』 感受大學生創業經歷
2011-09-08 10:49:20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張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圖為大學生在『西城匯』經營一家店鋪。  

  針對女性客戶群進行精准定位後,『好學堂』推出自己的LOGO『書中自有顏如玉』。

  東北網9月8日訊 近日,著名的美國摩力特諮詢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做了一個調查,他們發現在中國有75%的人有創業的意願,但是在中國自主創業的存活率只有3%?4%,這個比例在大學生的創業群體則更低,只有1%。然而,從今年5月份開始,哈爾濱第一批由53個大學生組成的創業商鋪,在『西城匯』商業城開業。這群年輕人,正在為著僅有的1%,付出著100%的努力。

   『手把手』教大學生當老板名企12000元月薪求賢

  『西城匯』是哈西地鐵商業街,位於學府路與中興大道交口處的地下人防工程。今年4月份,為引導青年積極參與創業,市委宣傳部、共青團哈爾濱市委等部門,聯合哈爾濱西城匯商業經營有限公司,舉辦了優秀創業青年選拔活動。

  『西城匯』的負責人耿振銘告訴記者,報名大學生交出創業計劃,經過篩選、答辯等環節,最終敲定了第一批創業大學生,他們獲得53個商鋪的經營權,入駐A區『哈爾濱青年創業就業實訓基地』,免一年租金,免一年稅金。9月末,第二批55個商鋪也將迎來它們的創業主人。

  耿振銘介紹,他在大學時候,曾加入過一個創業社團。所謂『創業』其實是社團負責人帶著他們到處找兼職、貼海報、發傳單、賣電話卡,或將小商品賣給同學,甚至給一些所謂教育培訓機構代賣資格證。經過各種嘗試之後,社團的隊員越來越少。再後來,大家畢業了,這個社團也隨之解散。

  此次,耿振銘和『西城匯』為大學生創業者建立了一條完整的鏈條,連線義烏小商品城,直接為大學生創業者打通進貨渠道;請省內外的成功創業人士為大學生講座,交流創業心得;與知名企業簽訂協議,為優秀大學生創業者鋪好『後路』。耿振銘說:『「好利來」已經承諾,對於優秀創業大學生,經過創業的考驗後,可以將其中的優秀人纔吸納進企業,並開出店長每月12000元、員工每月6000元的高薪,肯德基等企業也有此想法。』


『小生意,大想法』5年內擁有自己的品牌

  2010年畢業於黑大的張麗,從最初每天收入只有幾塊錢的地攤生涯開始,到現在60天收回了前期投入的高效益,她正在向自己那個『大大的夢想』邁進。

  張麗有著重慶女孩特有的雋秀,但嬌小的身形下,卻藏著一個『大野心』———5年後,擁有自己的服裝品牌。『「艾未」,再加上英語翻譯,就是品牌的LO?鄄GO。』張麗微笑著說:『這個品牌名稱取自「方興未艾」,意思就是事物正朝好的方向方展,不會停止。』

  從5月份開業以來,張麗一個人南下幾趟廣州、浙江,她說:『我就是要做別人沒有的特色,哈爾濱很多的小服裝店都是從「瑪克威」等批發商城上貨,我想作出些自已的特色。』於是,她每次南下都拖回大包小裹,也帶回了很多新的想法,她說:『北方中檔服裝市場比南方落後,還有發展的空間。我一直和廣州的服裝代工企業保持著聯系,接下來想自己做貼牌並建造自己的品牌。』

  現在,張麗的『綠蘿裝』小鋪已經小有名氣,只要幾天沒見她,商場的員工和附近的大學生就知道她又去南方進貨了,只要她一回來,大家就馬上來這『淘』新衣。

歷史系男生賣服裝騎車拉練增強凝聚力

  還在讀大二的黃海龍是『衣拉客』的老板,他們幾個學歷史的大一、大二男生,湊在一起專賣男裝。

  說起管理這幾個人的隊伍,黃海龍告訴記者:『隊伍不好帶啊!』他認為團隊的戰斗力直接決定了執行力強度。怎樣纔能擁有一個好團隊?那就是凝聚力。為此,他特意為團隊制訂了訓練計劃,每天晚上都要圍著學校體育場跑20圈,一個月內要組織幾次騎車至二龍山的遠行。

  記者在『衣拉客』裡看到,這家只賣男裝的小店風格獨特、個性鮮明,黃海龍說:『我們進的每件貨都是精心挑選過的,就像是給自己買衣服時一樣用心。』

學生創業謹防冒進創業牛人坦言『衝動是魔鬼』

  『創業需要激情,但創業需要的不僅僅是激情!』在西城匯裡經營『好學堂』書店的羅輯坦言。

  羅輯,2007年大學畢業,貴州人,現正在貴州的家中養病,昨天,記者和他通電話時,足足嘮了40多分鍾。大學時他是學生會乾部,畢業後在北京當過律師,走南闖北考察市場,還當選過哈市十大創業之星……豐富的經歷,讓他成為創業青年軍中的佼佼者。

  和許多創業大學生相比,羅輯成熟、穩重的一面讓人印象更深。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在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惰性所消磨。而選擇創業就是選擇用自己的激情點燃夢想,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但創業僅有激情是不夠的。2008年,羅輯放棄了律師職業,涉足了『一手樓盤代理』,但由於國家宏觀調控等原因,他賠了不少錢。

  『做生意這東西,會上癮!』他告訴記者。這回他選擇了理性,走了全國幾個地方考察了一番,他決定還是回歸自己熟悉的項目———『書』,回歸到這座熟悉的城市———哈爾濱。

  目前,他在黑大校園內有一個『好學堂』書店,『西城匯』的店面是第二個,他將目標客戶群精准定位,『18至28歲的女性、白領,或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女大學生。』為此,他把原先的體育類雜志全部撤下,換上單價10元以上的時尚、娛樂、女性等雜志,現已扭虧為盈。

  同是創業年輕人,有時大家會湊在一起喝點酒、聊夢想,羅輯說:『視野開闊,對規范的強烈渴望,都是大學生創業者的優勢,但就像「硬幣的兩面」一樣,大學生創業最容易冒進。俗話說,衝動是魔鬼啊!不少身邊的例子說明,有時對創業者來說,往前一步是先進,往前三步是「先烈」!』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