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走森工 看天保】清河林區藍莓之花精彩綻放
2011-09-13 10:58:08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李博 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省最大的藍莓種苗繁育基地在清河林業局建成。東北網記者 李博 攝

  東北網9月13日訊(記者李博 高長利) 依林而生,依林而居,林木賦予了林區人讓生命得以維繼的精神寄托與豐碩之果。初秋時節記者走進我省森工林區,和林區人共同體味豐收的喜悅。

  經過5年的建設經營,佔地100公頃、我省最大的藍莓種苗繁育基地已在清河林業局初具規模。以藍莓為主線,打造循環經濟,帶動當地人民共同致富,清河林業局開闢出一條創新發展的致富新路。

 
清河林區的藍莓種苗繁育大棚。東北網記者 李博 攝

  把握機遇看前景 定格藍莓特色經濟產業

  藍紫色果實,精致俏麗,近年來漸入國人視野的藍莓,因其豐富的花青素含量,極高的營養價值,被人們競相追捧,相關產品熱銷國內外。

  在黑龍江,野生藍莓資源佔到全國的90%,主要生長在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林區尤其是大興安嶺中部,由於產量有限,再加上國家對於野生資源的保護,野生藍莓的市場價格一路飆昇。

  清河林業局地處大興安嶺南麓,擁有較長的無霜期,偏酸性土壤,土地農藥殘留較少,非常適宜藍莓種植。

  林區人敏銳發現藍莓市場的大好前景後,清河林業局乘勢而上,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決定把發展藍莓產業作為林區綠色、特色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發展,在林區形成產業鏈,帶動林區物資、運輸業和勞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進而帶動林區職工群眾致富奔小康。


 
黑龍江省歐瑞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清河開設的藍莓飲料加工廠。東北網記者 李博 攝

  優惠政策出臺 大力招商引資

  熟化林地種植藍莓30年一次性交費,每公頃只收2萬元——優惠政策一出臺,便吸引眾多省內外客商來此投資,發展藍莓產業。據介紹,全局目前已通過招商引資種植藍莓409.36公頃。

  通過招商引資,出臺優惠政策,清河林業局建起藍莓加工廠,研制生產的藍莓飲料、藍莓紅酒、藍莓原漿、藍莓口服液等系列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

  在林區內部,清河林業局鼓勵職工群眾發展藍莓種植。對林區職工群眾每戶無償提供2畝地種植藍莓,30年免收土地承包費,規模種植的一次交費每公頃2萬元。目前職工群眾種植藍莓26.06公頃。

  小藍莓托起林區經濟一片天,日漸成為林區人致富的鋪路石。目前,清河林業局已建成藍莓種植基地435公頃,今年可實現產值1400萬元。

  『省委書記吉炳軒高度關心藍莓產業的發展,要求我們把清河林業局建成黑龍江省的藍莓生產加工基地,這更加堅定了我們發展藍莓產業的信心。』林業局負責人對藍莓產業發展充滿信心。


 
清河林區正在建設中的萬頭豬場豬捨。東北網記者 李博 攝

  成立合作社 打造循環經濟

  劉宏偉,黑龍江省歐瑞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2006年來清河投資藍莓產業,從整地種植到苗木繁育,5年的時間,建成了黑龍江省最大的藍莓種苗繁育基地,該基地目前已進入豐產期,預計明年產量在200噸左右,後年可達到500噸。

  據劉宏偉介紹,公司出苗,農戶出地,待果實成熟後按市場價格對藍莓成果進行回收。依托企業的發展,清河林業局誠信合作社於去年成立,現有50多戶林業居民加入,既擴大了藍莓的種植規模,增大產量,對於帶動當地農戶脫貧致富,也起到了積極作用,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賣種苗對於我來說,不是初衷』,劉宏偉說,『要依托藍莓,發展循環經濟,讓小藍莓有更大的產出。』

  為保障藍莓天然安全產出,企業系列配套項目陸續開工——由配置飼料,建成萬頭豬廠,保障肥料的安全供給;藍莓飲料,藍莓蜂蜜,藍莓果醬,藍莓茶等系列衍生產品的開發正有序進行中……,劉宏偉對於藍莓產業的發展形容為『景致紛呈』,『信心十足』。


 
在冷庫儲存的藍莓果實。東北網記者 李博 攝

  開發藍莓采摘游 創造經濟新亮點

  隨著林區原始森林、漂流、懸羊嶺登山和檳榔寨紅色旅游項目的開發建設,清河林業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省內外游客前來觀光。在把藍莓產業作為生態農業發展的同時,清河林業局又適時開發了藍莓采摘游項目。

  入夏以來,來自遼寧大連、沈陽、長春及省內哈爾濱、佳木斯等地的游客紛至沓來,人們向往自然,向往綠色的願望在清河林區得到了實現,當地經濟得到進一步促進,收效實現新亮點。

  行走在林區,眼前滿是意味深長的盈盈綠意。『實施天保工程,尋求可持續發展之路,小藍莓在黑龍江林區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林區人對小藍莓情有獨鍾。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