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3日訊 作為一個不臨海不靠邊境的內陸城市,大慶上半年對外貿易令人矚目。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進出口總值實現12.1億美元,同比增長3.4倍。進出口產品由比較單一的石化產品、農副產品和土畜產品擴大到輕工、紡織、機械、電子和高科技產品。出口產品質量、檔次、科技含量、附加值不斷提高。
進出口總值增長3.4倍
在大慶晟凱毛紡有限公司內,車間的轟鳴聲顯示了這個我市和黑龍江省地方重點出口創匯企業的繁忙,一箱箱的毛毯被裝上箱,發往俄羅斯和中東地區,僅上半年,該企業出口總值就達到了452萬美元。像晟凱這樣的外貿企業在大慶市還有很多。全市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了3.4倍,其中出口總值為24788.54萬美元,同比增長了7.34%,進口總值實現了96112.86萬美元,同比增長了2053.51%。
資料顯示,上半年大慶市出口機電產品、汽車(包括整套散件)及石蠟,出口總值分別增長1倍、增長1.9倍、下降60.2%,三者出口佔出口總值的83.9%。
大慶市專家委員會相關專家認為,資源型內陸城市發展外向型經濟,缺少得天獨厚的條件,推進外向型經濟大發展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在這樣的條件下,在全國整體外貿交易下滑的趨勢下,大慶市外貿經濟仍保持穩步增長,上半年大慶市外貿經濟取得如此成績,難能可貴。
出口產品『量價』齊漲
上半年,大慶市進出口總值增長了3.4倍,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漠大線俄油進口對全市外貿拉動顯著,佔進出口總值的七成以上。
但是縱觀上半年進口情況,仍然能夠看出大慶市外貿的多元發展。上半年,機電產品和汽車(包括整套散件)及石蠟成為大慶市出口數量榜單上的前三甲。
數據顯示,機電產品和汽車(包括整套散件)出口總值分別為:18744.1萬美元和1482.2萬美元,分別增長1倍和1.9倍。
不僅這些產品受到了外商的青睞,大慶市的農產品也受海外市場的歡迎。
從有機大豆原糧到深度開發各種大豆營養產品,大慶市康港食品有限公司的產品已經打入了韓國和日本市場,且供不應求。作為大慶市農產品出口的大企業,今年上半年,康港食品有限公司的出口額佔全市農產品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
大慶市在出口方面成績卓越,在進口貿易上也成績較大。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大慶市進口緊隨原油之後的是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計量檢測分析儀器。機電產品進口額1890.2萬美元,降幅51.2%;高新技術產品進口額1167.5萬美元,增幅1.8倍;計量檢測分析儀器進口額1160.2萬美元,增幅2.5倍。此外,農產品增長幅度較大,為上一年度的5.4倍。
這些數據和資料表明大慶市的進出口產品已經由比較單一的石化產品、農副產品和土畜產品擴大到輕工、紡織、機械、電子和高科技產品。其中,出口產品質量、檔次、科技含量、附加值不斷提高。
大慶市經濟外向度提昇
上半年,進出口貿易佔GDP的比重4.19%,這數字較2007年的2.8%提昇了1.39個百分點。大慶市的外向型經濟是從2003年開始快速發展的,當年進出口總值是0.74億美元,今年上半年的進出口總值是2003年全年的16倍。
東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彭民說,外向型經濟是開放型經濟的重要基礎和基本內容,只有外向型經濟具有一定的規模和質量,開放型經濟水平纔能得以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