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9月13日訊 中秋節臨近,海參市場又迎來銷售高峰期。但記者近日在濟南等地多個海參市場發現,仍有不少商家在銷售衛生部已明確禁止的『糖乾』海參,一些劣質海參加鹽、加糖、加膠已導致添加物超過自重四五倍,『一斤海參半斤鹽』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有的不良商人甚至使用有毒的火鹼來讓海參保鮮。專家建議相關部門從生產、流通、銷售等多個環節嚴格監督,盡快整頓海參市場亂象。
海參被『加料』對人危害大
海參不僅是美味,而且是一種名貴的藥材,很受消費者的歡迎。
隨著商家競爭的越來越激烈,海參市場中存在的『亂象』也越來越嚴重。一些無良商家為增加海參個頭和重量,用各種手段對海參加鹽、加糖、加膠質;而為了保鮮,他們竟然使用火鹼、福爾馬林等化學藥劑保水、保鮮,不僅大大破壞了海參的營養成分,而且對人體的健康產生危害。
今年3年,衛生部針對海參市場的非正常經營情況曾明確表示:生產經營乾海參,應當執行我國有關《乾海參》的標准,不允許使用除食鹽以外的其他食品添加劑。
但記者近日在多個海參銷售店及海鮮市場了解到,『糖乾海參』依然在大肆銷售。
造假花樣多海參變海『?』
為了解海參加糖、加鹽造假的真相,記者找到知情人士張先生。他稱,目前最好的海參加工方法是『淡乾』,即鮮海參乾化過程中不添加任何東西。但『淡乾』海參個頭較小、重量很輕,相比加鹽、加糖的海參在樣子上就不起眼。
為使海參增大、增重,有人采用『撞缸』方式,即將海參在飽和鹽水中煮一遍,浸泡3天至4天後再曬乾,這樣可以增重20%。連續這樣加工四五次,1公斤的海參就能加進1公斤鹽,這樣1公斤海參就成了2公斤。
有的還會采取在加鹽海參中再加糖的方式,並且為防止加糖後海參有黏糊的現象,還會再加膠保持手感。雖然這樣的海參刺挺拔粗壯、又大又飽滿,但裡面真正的海參成分有的還不到20%,添加物超過自重四五倍。『像這樣的海參,營養已被破壞,在煙臺的一些海參加工村裡的人是絕對不吃這種東西的,吃它還不如吃個雞蛋。』張先生說。此言讓記者覺得?得慌。
記者在市場中購買了幾只乾海參,重量分別為5克、9克和14克,其每公斤售價分別為6400元、3800元和3400元。長期從事海參加工、銷售的東方海洋銷售有限公司銷售主管呂江衛精看到後說,不用細看,只聽價格就知道加鹽、加糖嚴重。
他分析說,目前鮮海參價格每公斤平均約200元,約36公斤纔能出一公斤『淡乾』海參,加上流通、銷售環節30%以上的成本和利潤,每公斤淡乾海參的價格至少要在8000元,所以每公斤四千元以下的,肯定會加鹽或加糖、加膠50%以上。此外,單頭10克以上的乾海參需0.5公斤以上的海參纔能加工出,這種海參很少見,價格也特別高,根本不可能以每公斤4000元左右的價格出售。
據某海鮮大市場的工作人員說,目前海參市場中純淡乾海參的份額只有約20%,加鹽甚至加糖的海參還是挺受部分消費者『歡迎』,這其中一是因為有的消費者確實不懂,但也有不少『送禮』的購買者故意買個頭大又便宜的劣質參。
加強監管刻不容緩
一業內人士說,海參市場目前的諸多亂象,急需政府部門下大力氣整頓,既要從銷售市場上嚴厲查處『糖乾』海參等造假海參的銷售,也要從生產源頭上打擊無證小作坊,規范生產工藝,從而避免因食品安全造成的產業悲劇再次發生。
對於消費者如何辨別海參,濟南市烹飪協會理事長李建國說,人們在購買海參時,大可不必過分追求單頭重量的大小,不要看一公斤多少錢,而要著重看一頭多少錢,現在3年長成的海參個頭不會太大,按目前的成本每頭價格至少要在20元以上,單頭價格過低或每公斤售價不高而個頭又很大的海參難以保證沒有問題。
據悉,海參並不是適合所有人群,特別是肝功能不好的人及嬰幼兒,吃海參並沒有特別的好處。對於體弱需要滋補的消費者,每天食用一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