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14日訊 哈爾濱周邊縣市集中人力物力,落實責任,細化措施,為做好秋收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產糧大縣巴彥縣積極組織各鄉鎮加大宣傳力度,明確秋收的具體時間,讓外出務工人員集中時間回家,積極配合大田收割工作,爭取在最短時間完成秋收。
巴彥縣與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所有人或駕駛人簽訂農機安全生產保證書,將秋收農機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位,責任到人。同時,采取理論講授和現場實際操作、常見故障排除等實用技術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培訓班,提高機手的駕駛操作技能和排除故障的能力,為完成秋季農機作業提供人員和技術保障。積極開展農機組織和調度工作,集中力量、組織人員深入鄉(鎮)、村,對機具保有量、技術狀況、分布情況、預計機械收獲面積、作業時間等信息進行摸底調查,整理匯總各項作業信息,根據作業時間差提前制定好機車調度方案和機械流向圖,組織、引導農機作業機械合理流動,提高機車作業效率。
日前,記者到雙城市幸福鄉玉米高產萬畝示范園區采訪,一眼望去,綠油油的枝葉盡情舒展,飽滿的玉米穗日漸成熟。
據進駐園區的雙城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張文成介紹,這片玉米采用了大?覆膜通透栽培技術,比常規種植畝產增加250公斤以上,畝產能達到900公斤左右。
『眼下仍屬病蟲害易發期,田間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我們全縣的農技指導員都已下到聯系點,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搞好防蟲治病。』張文成說。
以玉米栽培為主的雙城市,玉米年播種面積達300萬畝以上。為進一步提高玉米單產、推進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今年,這個市以高產示范園區建設為重點,大力推廣先進的栽培模式,在所屬24個鄉鎮分別建立了不同規模的農業示范園區,由農技專家負責技術指導,跟蹤服務,大力推廣高產栽培模式,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目標。
記者在全國水稻五強縣之一的五常市安家鎮鐵西村月牙泡屯采訪時,村民王濤告訴記者,他家的六?地都已清溝理?,排水降漬。『現在是有澇能排,雨停了田肯定乾,水稻抗倒伏能力很強。』王濤說,『最近早晚溫差大,正適合水稻生長,我種的有機水稻一公斤賣20元錢沒問題。』
針對水稻稻瘟病等病害發生趨勢,五常市財政出資400萬元,購買井岡霉素、枯草芽胞杆菌生物藥劑,對重點鄉鎮重點地塊實行統防統治,統一噴施兩次藥劑,防治面積達50萬畝。
今年,五常市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371.6萬畝,其中水田面積186.6萬畝,玉米174.2萬畝,大豆10.8萬畝。從積溫和作物長勢看,預計可實現糧食總產27.05億公斤,比去年增產19.5億公斤,增長7.9%,糧食總產將實現連續八年穩步增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