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9月14日訊 隨著油價高漲,車輛『油改氣』盛行,但由於車用氣瓶質量監管空白,冰城市民對『油改氣』的安全一直心存疑慮。記者13日了解到,哈市全力破解管理難點,日前制定出首個適用於低溫的車用氣瓶行業地方規范,即日起開始實施。今後哈市有車一族『油改氣』有了安全保障。
『油改氣』不但省錢而且環保
『隨著油價的一路高漲,現在每天諮詢「油改氣」的市民非常多,除了營運車主外,還有很多私家車主,但他們都很擔心安全問題。』哈市質量監督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與汽油相比,車輛使用天然氣,燃料費用可節約35%至40%,尾氣中的一氧化碳可減少97%,苯、鉛等重金屬粉可減少100%,噪音也可降低40%,『油改氣』不但省錢而且環保。
『目前,哈市出現了車載氣瓶非法改裝、無證充裝以及超期未檢充裝等一系列特種設備安全隱患問題,特別是汽車用壓縮天然氣(CNG)氣瓶爆炸事故時有發生,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受到很大威脅,哈市急需對車載氣瓶進行監管,並出臺一部地方規范標准來予以規范。』該工作人員說。
充氣時掃描氣瓶『身份證』保安全
『油改氣』的安全隱患問題,引起了哈市高度重視。從今年年初開始,歷經立項、起草、社會征求意見和專家審定後,由哈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承擔的、哈市標准化研究院組織起草制定的首個規范哈市車用氣瓶行業的地方規范——《車用氣瓶電子標簽標識規范》日前正式出爐,該標准是根據哈市冬季低溫和高寒地區的特點制定的,在全國尚屬首創。
《規范》即日起發布實施,采用電子標簽監管,為哈市4000多輛安裝車載氣瓶的車輛增加了一道安全屏障,也讓哈爾濱市民使用燃氣車輛更安全。《規范》規定,今後哈市『油改氣』改裝後的燃氣車輛在氣瓶加氣時,充氣站操作人員將通過身份識別器對車用氣瓶上的電子標簽進行掃描,控制器依據信息判定氣瓶是否合格,從而決定是否開啟閥門為氣瓶加氣。氣瓶到期檢驗時,檢驗人員可以通過讀取電子標簽獲取氣瓶的安裝日期、上次檢驗信息等內容輔助檢驗。車用氣瓶電子標簽被譽為車用氣瓶的『身份證』、『活的』檢驗合格標志。
車輛改裝後須10日內備案
記者了解到,為便於車輛的改裝,哈市規定,新購燃氣汽車或營運車輛改裝為清潔燃料汽車後,應按有關規定到哈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改裝為燃氣汽車的車輛所有人或使用人應自車輛改裝完成之日起10日內,到哈市公安交通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清潔燃料汽車備案登記,然後即可上路。公安交通部門應對受理的備案登記申請當日辦理完畢。燃氣汽車在車輛年檢時,應出示車用氣瓶安裝監督檢驗合格證或者『定期檢驗合格標志』,車用氣瓶若出現損壞等問題,將不予辦理車輛年檢手續。
管理部門提醒,市民進行『油改氣』改裝應到有資質的廠家,一般的汽油小型車2小時左右即可完成改裝,以目前家庭自用較為普遍的1.6至2.0昇排量機動車為例,改氣後加裝容量為70立方米的鋼瓶,大約可讓車輛行駛180至20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