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子榮小學建立的學生體育健康檔案。
東北網9月14日訊(蔡秀麗 記者楊林川)今夏,全民健身采風團走進有著『足球之鄉』美譽的海林。足球是海林的傳統運動。在市區人口只有15萬的城市,其中酷愛足球運動的朝鮮族就有近2萬人。而這成為發展足球運動的基礎。這裡的學校,足球課幾乎是學生們自選中的『必修課』。
立足校園,發展快樂足球『就從學校抓起,發展快樂足球,肯定行』,在國內各省足球隊紛紛解散的大環境下,海林體育局局長趙國臣堅信這條體教結合的發展之路是會有根基和前景的。
海林市的體教結合有著自己的支橕點,那就是完整的管理體系。經過各校的走訪和調研,趙國臣認為『制度進校園是發展校園體育的根本保障』。於是,他們建立了規范的體育課程管理體系,為學生建立了完整的體育健康檔案,設立足球課程,嚴格保障開足課時。
『器材進校園』,市體育局每年都要拿出專項經費給各中小學購置各類體育器材,並且定期或不定期地派人到各校檢查、登記,隨時更新。對一段時間器材都沒有使用過痕跡的,責成學校做出尚未使用的說明。趙局長表示『學校的體育器材不怕更新,就怕花了錢成擺設』。同時,『人進課堂』,體育局從市體校挑選具有豐富執教經驗的足球教練,深入到全市各中小學校,指導、協助學校體育老師開展足球訓練和比賽,解決體育師資不足矛盾。
在教學中,開展足球社團活動,以『快樂足球』為主題,開展足球理論知識教學,指導足球基本技術訓練與戰術的運用等內容,增加足球訓練方式的趣味性,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精神。足球理論與實踐兼修,不但讓孩子們球踢得規范了,而且促進了學生們身心都健康成長。放學後,同學們班與班、隊與隊、校與校之間約定賽上一場是常事,看熱鬧、加油的各自組成粉絲團。同學們之間的交流多了,學習的壓力減輕了,體格健壯了,性情也樂觀開朗了。『快樂足球』得到了師生和家長的普遍認可。孩子們的足球熱情甚至反過來帶動了成人足球運動的開展。
|
規范訓練 推進足球後備人纔的培養
良好的環境營造了濃厚的足球發展氛圍,有運動天賦的孩子也逐漸顯出其潛質來。於是,校園足球隊應運而生。
為此,在體育局的引導下,每個學校專門配備有責任心和有訓練指導技能的優秀體育教師擔任帶隊教師。學期初,各學校制定足球隊或足球社團活動計劃,明確規定每周三下午後兩節課為社團活動時間,每天放學後1小時為技能訓練時間,雙休日和寒暑假都能堅持訓練,做到時間上有保證。在社團活動和訓練過程中,體育教學要求開學初有計劃,訓練時有記錄,學期末有總結,以保證活動的規范和有序開展。
孩子們技術水平的提高和成長需求已經不滿足於班級間、學年間的比賽。於是,市體育局組織開展校際間比賽和全市足球大賽。海林市體校自建校以來,已向黑龍江省足球隊及各地足球俱樂部輸送近百餘名運動員。
校園足球運動的蓬勃開展帶動了學校體育工作的全面發展。在校園,排球、羽毛球、跳繩、田徑、自行車、滑冰等體育社團紛紛成立、形成了體育運動的濃郁氛圍,孩子們在運動中獲得了健康、傳承著體育精神、也享受著童年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