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哈爾濱9月13日電 記者從黑龍江省衛生部門了解到,黑龍江省提出未來5年建立穩定的社區衛生服務籌資和投入機制,加大對社區衛生服務的經費投入力度,全面提昇社區衛生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有效、安全、經濟、連續的基本醫療服務。
根據日前出臺的《黑龍江省城市社區衛生中心機構設置規劃》,到2015年,黑龍江省將完成社區衛生服務體系項目建設523個,每個平均按1500平方米建設,規劃投入129375萬元;每個按100萬元標准進行標准化裝備,配備4大類44種60臺件,規劃投入5.23億元。到2015年末,建立健全完善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面覆蓋全省城市戶籍人口。同時,到2015年,黑龍江省每萬人達到3名以上全科醫生,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開展中醫藥服務。公共衛生醫師和中醫類別醫師不少於1人。在2009年全省城市戶籍人口1885.4萬按8?標准核定編制人員14854人的基礎上,到2015年調整全省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編制標准到10?,社區衛生服務技術人員達到1.85萬人以上。
《規劃》提出,5年內黑龍江省社區衛生服務技術人員參加崗位培訓和規范化培訓率要達到90%以上,整體提昇社區衛生服務水平,基本適應全省群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同時,社區居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首診率要達到80%以上,基本實現雙向轉診分級醫療模式。利用5年時間構建涵蓋居民健康管理、診療規范、績效考核等基本功能於一體的全省統一的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網絡系統,實現與醫保、藥監和衛生系統內部疾病防控、衛生監督、婦幼、醫療救治、衛生應急等系統的有效銜接,整體提高社區衛生服務動態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為保證《規劃》的落實,黑龍江省衛生廳按出資主體明確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舉辦性質,將其分為基層政府辦、省市級公立醫院領辦、國有企業領辦和民營股份舉辦4類,要求各地市在實踐中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規劃明確,對基層政府辦中心機構,要納入公益事業單位管理,其舉辦費用和發展費用由政府負責,運行費用通過服務收費和多渠道補償承擔;對省市級公立大醫院或國有企業領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由『雙方』履行義務,共同參與管理;對民營資本舉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采取政府購買服務,並給予監督考核管理。
《規劃》還要求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模式,將適宜社區開展的、面向居民個體的預防保健服務逐步交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承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或全科醫生要與居民簽訂一定期限的服務協議,建立相對穩定的契約服務關系,服務責任落實到全科醫生個人。參保人員可在本縣(市、區)醫保定點服務機構或全科醫生范圍內自主選擇簽約醫生,期滿後可續約或另選簽約醫生。
據悉,黑龍江省衛生廳還明確要求推進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加強執業監管,完善退出機制,對不承擔公共衛生服務任務或連續兩年考核評價不合格的,將堅決取締其執業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