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黑河09月15日訊 為進一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嫩江縣不斷強化政策支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廣高產栽培技術模式,實施標准化、規模化生產,紮實推進全縣糧食高產創建活動開展,助力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今年,嫩江縣推行高產創建的大豆、小麥、玉米總面積達164.282萬畝,其中國家級萬畝示范片(核心區)面積8.402萬畝、示范區面積48萬畝、輻射區面積86萬畝。在糧食高產創建活動中,嫩江縣建立起上下貫通、反應快捷、保障有力的組織領導體系,同時成立高產創建活動專家指導組,負責14個鄉鎮的全面技術指導工作,督促、指導農戶把有關技術措施落實到位。圍繞高產創建活動確定的核心區,把農業開發建設、農田水利、良種化工程、農戶購機補貼、秋整地等方面的專項資金和物資進行集中整合、重點投放,並協調縣信用聯社,為參與高產創建活動的農戶提供貸款。
這個縣把實施農業標准化生產作為高產創建的突破口和關節點來抓,依托新型農民培訓工程和科技入戶工程,加大標准化培訓力度,組織測土配方、大豆密植高產栽培技術等培訓班87期,培訓農民5360人次;多次召開縣、鄉整地和播種現場會,發放高產創建技術方案3萬份;在農時季節組織農業技術乾部包鄉鎮、村屯,進村到地,開展標准化技術指導服務。充分利用省農業科學院與嫩江縣科技合作共建、農墾九三管理局各農場與嫩江縣科技合作共建的有利契機,積極引進新品種、采用新技術,對全縣高產創建核心區、示范區全面實行標准化種植。在完善縣級核心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基礎上,每個鄉鎮建設1個鄉級農業科技園區,每個村培養扶持5?10戶科技示范戶,發揮示范引導作用,提高標准化生產水平。
嫩江縣還積極推進良種與良法、農機與農藝的有機結合,提高技術到位率和糧食生產科技含量。在項目區全部實行秋整地,確保一次播種保全苗;按照良種良法配套要求,推廣高產栽培模式,高產創建田全部應用優質高產抗逆品種,並大力推廣大豆『壟三』標准化栽培、大壟密植栽培、小麥『早高密』栽培、玉米密植等高產技術,有效促進糧食增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