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王國華家房屋下面塌陷。
東北網9月15日訊 近30年來,哈爾濱市香坊區黎明鄉太陽昇村,陸續有20多戶村民家突然出現了地面塌陷、牆體開裂、房體下沈的現象。許多村民因此在夜間都不敢住在家裡,在院裡支起了帳篷。如今,天氣漸漸涼了,村民真不知道該住在哪裡?
昨日,記者采訪了解到,該村在上世紀60年代末,曾修建了一條千米長、距地面15米深的地下防空洞,如今村裡的很多民宅就建在防空洞上面。近50年來,由於雨雪水浸蝕,防空洞上多處土壤出現了松動甚至塌陷現象,這讓居住在地面上的居民提心吊膽。
看電視時一面牆倒了
昨日10時,記者來到太陽昇村。在村民方福纔家中,房屋的承重牆上有一道又長又粗的裂縫,貫穿了大半個房屋,裂縫大的地方都能直接看到室外,由於室內地面下沈嚴重,新鋪裝的地板也有部分翹起,屋裡根本不敢住人。
在村民張淑蘭家裡,記者看到,天棚塌陷,裝修的牆體材料不斷往地下掉,地面上有明顯的裂痕,廚房的牆壁上有明顯修整過的痕跡。張淑蘭告訴記者,一天,自己坐在家中看電視,『轟』的一聲響,廚房整個一面牆體倒了,窗框被壓變形,廚房的地面裂開並塌陷。
據村民們介紹,從1986年開始,村裡就有一戶人家出現了房屋坍塌事件,到目前為止,有20餘戶村民家的房屋陸續出現塌陷現象,村民們用四輪車運來一車車的沙石、泥土、爐灰進行填埋,但是治標不治本,每逢下雨天就格外擔心,居民都不敢在屋裡,都來到外面,生怕哪家房子又出現危險。
村子地下有個防空洞
20多戶村民家為何會陸續發生坍塌現象?為了解開這些疑團,記者找到了太陽昇村的老村民。據70歲的鞠光福介紹,太陽昇村地下有一個千米長的防空洞。在他二十多歲的時候,村裡就組織村民,開始人工修建這個防空洞。後來,防空洞就廢棄了,現在連個洞口都找不到。
村民張桂琴介紹,這個防空洞大概是在1966年左右的秋冬農閑時開始建造的,建了大約有『兩三個冬天』。防空洞建在距地面約15米深的地方,洞高約2.5米,最窄的地方寬約2米,最寬處達10米,總長度上千米。為了方便使用,防空洞內設置了會議室、儲糧室、辦公室、食堂和多處通道口等設施,但至今從未正式使用過。1971年,由村委會發房號給村民,批准在防空洞上建房,當時村民們對此存在異議,積極協調異地建房,但未果。
村民講,防空洞因民宅的建設和長時間的雨雪侵蝕,導致了防空洞土質的疏松,於是就陸續出現了房屋塌陷斷裂的情況。
防空洞將被徹底回填
對於此事,記者與市人防取得了聯系。據市人防辦計劃工程處處長廖洪濤介紹,香坊區黎明鄉太陽昇村防空洞,屬於當地政府或鄉村自行修建的工程,如發生安全隱患,應由當地政府承擔責任並及時回填。
對此,香坊區黎明街道辦事處土地建設辦王玉彪主任認為,太陽昇村防空洞確實是當年村委會組織,村民自發修建的,如今出現安全隱患應當由村委會負責。目前,村乾部正在參加換屆選舉,他們積極協調,盡快給村民一個滿意答復。
昨天11時30分,記者來到黎明街道辦事處太陽昇村人民調解委員會,大門緊鎖。隨後,記者電話聯系到了村候選主任耿會清。據他介紹,得知村民房屋塌陷後,村裡已經將情況層層上報,現在已經為居民申請了『泥草房補貼款』,待村乾部換屆結束後,村委會將用挖溝機將防空洞挖開後用石土徹底回填,並協助村民對塌陷的房屋進行錯位翻新或重建,確保村民們的財產和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