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整治廢油市場五個對策 打掉小作坊掐斷初煉源頭
2011-09-16 09:21:20 來源:生活報  作者:張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資料片

  生活報9月16日訊 自哈市道外區聯勝村李波地溝油生產黑作坊被揭底,並牽扯出道裡區兩家涉嫌提煉高質地溝油的油脂廠,道外區和道裡區分別組織工商、質監、公安等多部門進行聯合調查。時間過去了近一個月,15日記者了解到,道外區已對聯勝村李波黑作坊作出行政處罰,道裡區檢察院也展開對相關油脂廠的調查。道外區聯合調查組負責人孫筠說,在聯合調查中各監管部門都曾出招如何治理地溝油非法加工,哈市整治廢油市場可用五個對策。

  對策一:

  打掉小作坊掐斷初煉源頭

  8月17日,在市民的舉報下,位於道外區聯勝村的『李波黑作坊』浮出水面,其後,道外區環保、質監、工商、衛生、公安等部門,相繼介入進行調查處理。

  孫筠說:『打掉這個小作坊,對這一帶都有很大震懾作用,道外轄區的阿什河周邊,再沒有發現這樣的小作坊。同時,我們在調查時了解到,地溝油產生的源頭,就是這樣的小作坊,正是他們收集餐廚垃圾和臭肉,生產出初煉油。沒有這樣的小作坊,就不會有初煉油,油脂廠也就不會有大量精煉油原料。』

  記者了解到,道外區環保、質監、工商等部門,已經加大了對城郊地區的巡查走訪力度,並通過聯席會議的形式相互通報情況。『能通過行業管理的方式打掉的,我們會迅速取締;有重大隱情的我們就會及時通報給公安部門,從初煉、精煉、使用等環節進行偵查,小魚大魚一起抓。』孫筠說。

  對策二:

  嚴管油脂廠

  鎖死生產范圍

  調查『李波黑作坊』,也牽出了道裡區的新勝和富強油脂廠。目前,這兩個廠子都處於停產狀態,道裡區檢察院也對其已展開了調查。兩家油脂廠的業主,都聲稱加工的是飼料油。

  監管部門在新勝油脂廠提取了兩瓶經過該廠『化驗室』加工的成品油,一瓶與超市賣的色拉油一個顏色,一瓶則與糧油店賣的豆油一個顏色。

  『加工飼料油,是不會下這麼大功夫的。』兩區質監部門的執法人員都曾明確表示:油脂廠這是在掛羊頭賣狗肉。道裡區質監局一位女局長更是殺了個回馬槍,連夜帶人堵住新勝油脂廠欲轉移的數百桶問題油。

  道裡區聯合調查組負責人曾表示:『必須嚴管油脂廠,鎖死其生產范圍,超范圍生產就要面臨重罰。』沒有油脂廠的設備,初煉油就無法提純,去味兒和脫色,就流不回餐桌。

  對策三:

  檢測鹽含量地溝油好定性

  記者了解到,在哈市城郊接合部和『三溝一河』沿線,存在不少收集、粗加工廢油的黑作坊,他們的一些初煉油主要有兩個流向:一個是直接流向飼料企業,一個是賣給下線——小油脂廠,進行精煉後進入食品市場。

  地溝油的生產原料,也不只局限於泔水,反復烹炸後的廢油、屠宰場廢棄的豬肉邊角料、雞鴨脂肪等,只要能出油、能脫色,就能用來煉『食用油』。

  地溝油到底能不能檢測出來?道外區聯合調查組的一位負責人說,地溝油含鹽量都偏高,生產者為節省成本也不會再提純,檢測這一項就能很快給地溝油定性。

  對策四:

  管理勤溝通特事必須特辦

  道裡區質監部門在調查時發現,存在生產環境差、爛肉隨意堆放等問題的富強油脂廠有經營許可。道裡區質監、畜牧、工商、環保等部門就此問題進行調查發現,這個油脂廠竟偽造環保前置要件,騙取相關部門審批手續。

  環保部門的一位負責人說:『相關部門在企業經營審批時,應該與相關部門勤溝通。出這樣的問題,我們報案,但道裡分局以環保批件必須為原件為由,不予立案處理,這樣的事應該特事特辦。』

  哈市日產餐廚垃圾和廢油脂500多噸,新華社相關報道稱,有九成廢油去向不明。地溝油生產已經如此泛濫,監管部門不是不管,而沒有形成合力管。道裡區一位副區長說,各管一段、各管一塊不行,管理部門之間必須勤溝通,對發現的嚴重隱患進行及時處理,特事必須特辦。

  對策五:

  健全法規引導合理利用

  孫筠告訴記者,由於沒有刑事處罰依據,道外區多個監管部門最後進行了協商,決定最終按無證無照生產來處理『李波黑作坊』,上限行政處罰5萬元。『處理地溝油生產行為,我們沒有參照的法律法規,如果有據可查,我們一定會更好地處理此事,給予關注此事的老百姓一個更滿意答案。我們將把相關情況向上級機關進行匯報,建議出臺對地溝油回收生產的相關法規。』

  記者從哈市環保部門了解到,該部門非常支持餐廚垃圾回收企業更好地處理廢油,每100噸餐廚垃圾可生產出3噸左右的生物柴油、5000立方米沼氣和70噸液體肥料,有足夠的贏利空間。哈市除有兩家符合規定的廢油脂處理企業外,還有一些企業正在申辦此類項目。相信隨著正規回收處理廢油企業的增多,違法生產者的牟利空間也會最大限度地被壓縮。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