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19日訊 9月16日至18日,省長王憲魁率領省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深入到伊春調查研究並就伊春、黑河、大興安嶺等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市地產業項目建設情況進行現場辦公。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優化經濟結構,轉變林區發展方式,繼續堅持保護是根本、是前提,發展是首要、是核心這個方向,以產業項目建設為切入點,推動林業經濟林中發展,林區工業林外發展,推動林區礦產資源開發,打造平安和諧綠色礦山,開發一點、保護一面、帶動全局,延長產業鏈條,增強內生動力,促進林區經濟轉型,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年初以來,作為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主要城市之一的伊春圍繞冶金及礦產開發、綠色能源、生物制藥、森林食品和木制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共安排重點項目35個,在重點產業項目的拉動下,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實現快速增長。王憲魁一行首先來到南岔區格潤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是集藥品研制、生產、經營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王憲魁在企業詳細了解項目投資、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等情況,勉勵企業繼續實施品牌戰略和人纔戰略,研制生產更多的高科技含量產品,佔領更大的市場空間。光明集團創業園項目規劃用地14.96公頃,項目建成後將實現企業的技術、管理和效益昇級。在項目建設現場,王憲魁向企業負責人仔細詢問廠房設計、供熱采暖和生產成本等情況,希望他們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培育企業文化,打造馳名品牌,實現永續發展。伊春全地形車裝配制造基地項目計劃投資2億元,主打輕型化、越野化、機動化的主導產品。王憲魁饒有興致地觀看全地形車外觀設計並乘車體驗車的性能。他說,全地形車是發達國家林業機械中的新產品,有較大的市場需求,要廣泛了解市場行情,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裝備,逐漸消化吸收改進研發,早日生產出適合旅游、搶險救災和娛樂休閑等領域的新車系。興安紅酒業有限公司是伊春招商引資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年產高檔紅酒1000噸左右。王憲魁走進企業的生產車間、技術中心和儲藏窯庫,實地考察野生藍莓系列酒的工藝流程和產品質量。他要求企業探索組建原料種植、酒業發展聯合體,在保證質量標准的前提下,做強規模,做好品牌,做大市場。近年來,伊春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藍莓產業,以五營區藍莓組培和友好區萬畝藍莓種植為代表的產業基地已粗具規模。王憲魁專程來到基地,就藍莓的品種選育、規模種植和生產加工等情況進行調研。他強調,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業鏈條,把藍莓發展成新興的產業項目。
王憲魁還查看了南岔區金山福地小區棚改工程進展情況,要求當地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國家和省裡棚戶區改造的優惠政策,確保完成建設任務,讓職工群眾住上功能配套、安心舒適的好房子。
調研中,王憲魁在伊春召開產業項目建設現場辦公會,聽取伊春、黑河和大興安嶺的工作匯報,現場研究解決在推進產業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實際困難。他指出,今年是林區推動經濟轉型的第一年,也是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開局之年。從總體看,伊春、黑河和大興安嶺在實施林區生態保護和經濟轉型過程中,林中經濟、非林工業,礦產開發都有新進展、新變化。當前,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總體部署,把產業項目作為發展『命根子』,作為促進生態保護、加快經濟轉型的突破口,全力以赴推進年初以來新開工項目、入冬前能開工項目,特別是三次重大經貿活動簽約項目早落地、早達產,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王憲魁強調,加快推動林區經濟轉型,一是既要研究政策,又要用好政策。要認真研究國家林區經濟轉型、西部大開發等政策,搶抓難得機遇,增強適應市場的積極性、主動性,發揮政策的最大效應。二是林業經濟要抓林中項目,林業經濟林中發展。省裡重點推進的大小興安嶺藍莓產業、木耳產業、北藥產業,都要落到項目上,抓出成果來。三是林外發展要抓領軍型項目。實現經濟轉型,必須多上、快上大產業項目。要搞好礦產開發,把大小興安嶺豐富的礦產資源開發落到項目上,把礦產大項目變成領軍項目、變成產業龍頭。要打造好園區,後兩個月基礎設施要往前搶,至少要達到『五通一平』,實現項目集聚、產業集群、要素集中、用地集約。要突出高科技帶動,引進高科技,搞好深加工,拉長產業鏈,實現多次增值。同時,要打造產學研聯盟,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四是要打好『口岸牌』。林業經濟,要就地轉移;林區工業,要向林外轉移;還要借助地緣優勢,向口岸轉移。要圍繞『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實現經濟轉型的突破。出口加工上,要在境內外建設加工園區,多上產業項目。進口落地上,要謀劃利用俄羅斯原料的龍頭大項目,就地加工,就地增值,就地拉長產業鏈條。要大膽利用境外的生產要素,降低生產成本,提昇產業、產品競爭力。五是加快林區城鎮化步伐。一些規模小的城鎮、林場和林管所,要逐步向中心城鎮集中。同時,教育、醫療、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也要同步跟進,整體提高林區的城鎮化水平。
王憲魁特別要求,當前已進入林區秋季防火期,各地、各部門絕對不能放松警惕,麻痺大意,有半點松懈,要始終繃緊森防這根弦兒,堅持『小火當大火打』,做到『火情不論大小,出兵不分區域』,『見火就要打,有火一齊上』。要嚴格落實防火責任,把秋防作為當前的第一位任務、第一項職責,層層落實責任,確保萬無一失。
相關地市黨委政府(行署)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調研或現場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