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19日訊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省政府馬鈴薯產業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黑龍江省將多措並舉振興馬鈴薯種薯產業,『十二五』期間,全省種薯生產平均年增長率要保持在15%以上,力爭到2015年,全省微型薯生產能力達2億粒以上,種薯面積發展到100萬畝,脫毒種薯擴繁能力達到200萬噸,其中外銷100萬噸。
我省是傳統的馬鈴薯種薯產區,發展種薯生產優勢明顯。全省現有從事種薯繁育的科研單位、專業公司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80多家,已經具備了上億粒微型薯生產能力。由於我省緯度高,耕地面積大,馬鈴薯種薯生產的隔離條件好,可有效減少蚜蟲傳播帶來的病毒感染幾率,生產出的種薯質量好、退化慢、抗病力強、增產潛力大。更難得的是,目前隨著南方冬種馬鈴薯的迅速發展,對我省種薯需求量越來越大,原因是我省種薯九月上中旬收獲,到南方十一月初播種,正好能自然度過休眠期,因此市場空間巨大。
振興馬鈴薯種薯產業,我省將從四方面發力,一是建設省級馬鈴薯原良種示范區。選擇在克山等種薯生產大縣開展以試管苗工廠化繁育、微型薯培育和貯藏窖為主要內容的馬鈴薯原良種示范區建設。二是加強種薯擴繁基地建設。鼓勵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種植大戶參與種薯擴繁,推行規模化、標准化生產,擴大基地規模,提高擴繁產量和質量,優化品種和品質結構。三是落實好國家馬鈴薯原種生產補貼試點項目。按照國家確定的每畝100元補貼標准,對馬鈴薯主產區、優勢產區符合條件的原種繁育企業和合作社給予補貼,提高種薯擴繁能力。四是加強種薯質量監管。嚴格執行種薯生產、經營行為許可制度,加強日常監管、質量抽查,嚴把市場准入關。發揮專業質量檢測機構作用,建立從脫毒苗、微型薯到生產用種的全代系質量監控制度和種薯質量追溯制度,確保生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