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0日訊 78年前帶領6個工友起義,發動了震撼全國的駝腰子金礦工人暴動,打響了中國礦工抗擊日本侵略軍第一槍的抗日將領祁致中,9月18日笑慰在抗日宿營地七星峰下的樺南縣駝腰子鎮西合村。來自於駝腰子鎮各個村屯及縣內各界的近千名乾部群眾,在剛剛落成的祁致中塑像廣場,為抗日英雄的塑像落成舉行揭幕儀式。
祁致中1931年生於山東曹縣,14歲和同鄉來東北,開始在樺南駝腰子燒炭,後到金礦當工人。『九·一八』事變後,因不堪忍受日本帝國主義的欺壓,於1933年率領工友起義,全殲日本守礦隊,成立『東北山林義勇軍』,之後,以駝腰子為中心,在依蘭、樺川、勃利一帶開展了游擊戰,大小戰役數十次,屢戰屢勝,得名『祁老虎』。1935年,在方正縣與東北革命軍第三軍會師,他接受馮仲雲的建議,改名『致中』(原名祁寶堂),意為『致力於中華民族解放』,同時改編了隊伍,嚴明了軍紀,在七星峰建立了抗日基地,隊伍也從東北抗聯獨立師,發展為東北抗聯第十一軍。1937年末,他赴蘇求援,和隨後來蘇的趙尚志等人被蘇方錯關一年半,1939年6月和趙尚志等百餘人回國,不久,在嘉蔭縣的一次戰役後被錯誤殺害,年僅26歲。建國後經中央批准,祁致中作為東北抗聯軍長和烈士,載入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
在英雄熱血染紅的駝腰子鎮,如今工農業生產和百姓的生活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腰包鼓起來的農民每當逢年過節總把當年的英雄嘮起。在駝腰子當了7年鎮長3年鎮黨委書記的王星和鎮裡其他領導幾經商量,決定順應民意,結合新農村建設,在西合村建設一個『祁致中塑像廣場』。鎮黨委、鎮政府從6月1日起,在全鎮掀起了敬英烈,獻愛心,為抗日英雄祁致中塑像廣場建設慈善捐贈活動。從鎮村乾部到普通農民,一萬,五千,一千,一百,三十,五十,紛紛表達緬懷感恩之心。縣裡一些企業、機關、單位,以及一些離退休老同志,都為英雄塑像立碑慷慨解囊。北京東北抗日聯軍子女聯誼會以及為英雄制作雕像的沈陽魯迅美術仲瑞雕塑工程有限公司,也為此舉捐贈善款。
抗日英雄張進思烈士的兒子張家田夫婦、彭施魯將軍之子彭越關、李兆麟將軍之女張卓亞夫婦、李延祿之孫女李戈、王慶雲之孫女王曉紅,以及祁致中的親屬和家鄉領導,也分別專程趕至樺南,參加英雄雕像落成揭幕儀式。
祁致中軍長的黑座銅像位於廣場的西南角,佔地120平方米,雕像全部用大理石貼面,正面刻著祁致中與六位兄弟暴動的場景,背面刻著『勿忘歷史、英雄永存』八個大字;廣場西側有六塊宣傳版,具體內容為:勿忘九一八、黑土地的血淚史、英烈頭像及簡歷、抗日聯軍艱苦歲月、祁致中領導的軍隊、東北義勇軍。 西合村的一些百姓告訴記者,沒有英雄拋頭顱灑熱血,就不會有他們今天甜蜜好生活。各家出點錢,為英雄塑像立碑,就是要告慰英雄,我們還有我們的子孫,永遠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國恥,不會忘記先烈,不會忘記振興中華我們人人有責,絕不會讓歷史的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