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紅星村『旱改水』豐滿了村民『錢袋子』
2011-09-20 13:00:10 來源:鶴崗日報  作者:王勇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鶴崗9月20日訊 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0.6萬元,今年有望突破2萬元。兩年收入翻了三倍,這個村農民種的是『搖錢樹』嗎?不是,功勞應該歸於這個村調整種植結構,『旱改水』的結果。

  紅星村共有耕地22.5萬畝,465名農民,人均佔地15畝。多年來,村民一直以種玉米和大豆為主,高產作物水稻的種植面積僅為4000多畝,到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纔6000元。 2010年,紅星村抓住上級『旱改水』的優惠政策,組織村乾部和有意『旱改水』的村民外出學習先進經驗,當年就『旱改水』8000畝,使全村當年人均收入實現了1.5萬元,一年翻了兩倍多。 2011年,村兩委進一步加大力度,又帶領村民改了5000畝水田,使全村水田面積達到了1.6萬畝,佔全村總耕地面積的70%。

  15日,記者在紅星村看到,成片成片的稻田裡一片金黃,飽滿的稻穗隨風起伏,泛起層層稻浪,到處是一片豐收的景象。據村黨支部書記朱清泉介紹,水稻目前已經進入成熟期,再有10多天就開鐮收割了。村裡的水稻大戶劉明鐵高興地說:『我既是村裡的水稻大戶,又是村裡的水稻種植技術員,「旱改水」之後,我們家的收入翻了好幾倍,以前種旱田的時候,也就是基本解決溫飽吧。我們村的土質適合種水稻,水稻收益好,旱澇保收,國家還有政策。』據朱清泉介紹,明年該村還將加大力度,爭取把全村適合種水田的地塊全部改成水田,力爭全村農民共同走上致富的道路。『近年來,水稻價格一路走高,農民「旱改水」積極性高,用咱大多數農民的話說,這年頭,誰不改誰是傻子呀!』在一旁的村會計崔明星調侃著補充道。

責任編輯:楊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