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雙鴨山9月23日訊 9月的撓力河畔,大豆搖鈴,水稻彎腰,瓜果飄香,金燦燦的玉米綻放著笑靨,各種農作物均處於產量形成的最後階段,好一派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小佳河鎮位於饒河縣北部60公裡,小佳河與撓力河交匯處。共有14個行政村, 3334戶,10407人。2011年,農作物總播面積28.7萬畝。
為奪取今年的農業生產豐收,小佳河鎮組織在前、謀劃在先,在年初針對天氣不利因素,加強領導,早動手、早准備、抗低溫、保春種,及時排除低窪地塊裡的積水,准備充足的生產物資和生產資金,協調鎮信用社發放貸款8700餘萬元,組織生產物資化肥6500餘噸、種子800噸。適時搶播搶種,做到歇人不歇車,日出動大中型農機車具1200餘臺套,保證種子播種在豐產期,為今年糧食豐產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小佳河鎮在農業生產中堅定『增玉米、擴水稻、減大豆』的種植結構調整思路。在種植結構調整中,為強化典型示范性,小佳河鎮在蛤蟆河村、新村村、新風村、林海村建立萬畝玉米生產示范園區。建立品種肥效對照耕作示范區,在佳河、佳興、佳平、永豐、東鮮五村屯建立萬畝水稻示范區,將向上爭取的葉面肥全部及時發放到農民手中,並監督指導噴施全過程。全鎮實現玉米播種面積18萬畝,水稻5.5萬畝,大豆3.8萬畝,其他經濟作物1.4萬畝。
為加強農業生產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小佳河鎮大力實施小佳河流域治理,配合水務部門全面完成小佳河16.7公裡堤壩的整修與維護,已完成工程總量的95%,該工程的完成將有效提高抵御洪澇災害的能力。10月末將完成投資860萬元的小佳河灌渠配套工程;充分發揮和利用農墾大型機械優勢,拓寬農機跨區作業合作范圍,標准化秋整地面積13萬畝;完善了農技推廣體系,深入開展『科技入戶工程』,做到科技指導直接到戶,良種推廣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
為持續穩定增加糧食產量、增加農民收入,小佳河鎮大力推動『旱改水』工程。通過積極有效引導和大棚補貼、農機具補貼、信貸扶持等國家政策扶持落實,農民『旱改水』積極性高漲。全鎮今年新增旱改水面積1.9萬畝,並完成佳興、佳河、東鮮三村三個水稻育秧基地建設,新建育秧大棚270棟,新打水田補水井23眼。
在項目推廣潛力大、示范作用強的寒地冬小麥種植推廣工作中,全鎮共播種1200餘畝,現已喜獲豐收,平均畝產420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