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3日訊 金秋九月,林甸大地五谷飄香,豐收在望。
在四季青鎮,大慶溫泉果菜基地也迎來了棚室建設的『收獲季』。
這個省委、市委高度重視,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重點項目,而今建設得怎麼樣?進展如何?
9月15日,記者驅車前往果菜基地,遠遠望去,一棟棟、一排排溫室鱗次櫛比依次鋪開,挖掘機、鏟車等大型機械正開足馬力爭分奪秒平整土地,工人們有的在固定棚膜,有的在焊接鋼架,還有的在建設看護房。
眼前,一派火熱、壯觀的施工場景,令人激動振奮。
『現在,這裡基本建成溫室6100棟,其中有4200多棟已具備了生產條件!』仁博公司副總經理、果菜基地項目現場總指揮孫維鎮笑著說。
今年,果菜基地施工面大、任務重,雨水又多,項目指揮部想了許多法子,克服了諸多困難。
為搶工期、搶進度,指揮部成立了86個項目部,日均4000多人奮戰在建設現場,出動挖掘機等大型機械600多臺,確保棚室建設迅速推進。
由於施工速度快,建設材料供應不足。指揮部采取超常辦法,把負責鋼架、水泥板、道板磚、門窗等材料的廠家,直接引入工地,現場加工,確保材料充足,保證施工進度。
走進一棟佔地近2畝的溫室,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片綠油油的柿子秧,40多厘米高的秧苗上,一朵朵小黃花十分鮮艷。
農技人員陸紅艷指著秧苗笑著說:『柿子是上個月移栽進來的,預計元旦前後就可成熟上市。這一棟溫室一年可種兩茬果菜、四茬葉菜,每茬都能產幾萬斤,保守估計,一年淨賺個10多萬元不成問題!』
『現在,經常能看到許多本地、外地客戶來棚室參觀,還有人諮詢如何承包、購買等,大家對投資棚室很感興趣,前景看好呀!』陸紅艷補充說。
一棟棟溫室,猶如一個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而今已基本建成,正等待著『儲戶』——投資者的到來。那麼今冬,會有多少棚室生產人員進駐基地?
來到大慶溫泉新城管委會,林甸縣委副書記張希發,一邊指著規劃圖,一邊向記者介紹:『今年,我們計劃完成整屯搬遷兩個,移民進基地200戶,仁博公司引進有意向進入基地從事棚室生產的有1200戶,再加上其他人員,預計今冬將入駐1600多戶,人員接近6000-8000人。』
林甸縣委、縣政府始終有序推進棚室建設,加快果菜區水、電、路、熱等基礎配套工程推進步伐。為保證今冬果菜基地正常生產生活,縣委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棚室越冬應急公共配套服務設施建設。
『目前,醫療保障、金融網點、有線電視、通訊設施、商業網點、郵政臨時網點、加油站和液化氣站、交通客運、學校建設安排、消防安全保障等十項工作都已明確,一些設施近期就可建成使用。』張希發告訴記者。
走出管委會,漫步在果菜基地整潔的甬道上,別致的公共服務樓矗立兩側,不遠處,就是一棟棟生機盎然的溫室。今冬,這裡就會熱鬧起來,大批的棚室生產者將在這裡孕育綠色、孕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