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9月26日訊 『去年一天賣一車,今年一車大蔥兩天也賣不完。這蔥價低了,更難賣了!』9月23日,在齊齊哈爾市葫蘆頭市場,進城賣蔥的蔥農吳長榮嘆息著說。由於去年大蔥售價高,導致今年大蔥產量激增,價格走低,銷路難找,閃了不少蔥農的『腰』。
起早貪黑大蔥難賣
吳長榮是梅裡斯達斡爾區梅裡斯鄉齊齊哈村村民,他告訴記者,去年大蔥價格高,今年他投入5000多元錢,種了4畝半大蔥,雖然今年大蔥豐產卻不『豐收』。『去年這個時候,蔬菜批發商都到村裡來收購大蔥,可是今年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客戶上門。』為了減少損失,吳長榮凌晨3點就開拖拉機到市裡賣蔥,晚上要到6點鍾天黑纔往回返,可即使這樣,有時也賣不完。吳長榮粗略算了一筆賬:2萬斤蔥的成本是5000元,如果能賣出去的話,按照目前0.25元這個價錢,他能收回成本錢。
在聊天中記者得知,因為去年大蔥價格較高,吳長榮所在的齊齊哈村100多戶人家中有一半都種植了大蔥,少的兩三畝、多的七八畝,現在,他們村還有百畝大蔥等待出售。
盲目擴種蔥賤傷農
大蔥價格低賣不出去,到底因何而起?一從事大蔥銷售的經紀人告訴記者,今年齊齊哈爾市的大蔥分銷外地較少,加上去年大蔥價格比較高、銷路比較好,農民們盲目種植,從而導致了今年大蔥過剩,價格偏低。種植面積的盲目擴大,也是造成目前大蔥滯銷的一個重要原因。對於今年菜價高卻出現了大蔥滯銷的現象,他認為,這首先反映出農業生產靠天吃飯的本性,其次就是分散的生產規模導致了菜農追漲殺跌,缺乏總體層面上有效的規劃和應對,有關部門應該對此積極引導,合理布局蔬菜的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