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世外桃源:一面坡鎮民樂村的『原始』大皮溝
2011-09-26 08:49:06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張強 衛京華 徐建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6日訊 在尚志市一面坡鎮民樂村有個『大皮溝』,身處大山腹地,萬畝果園連成一片,四周被山峰林海包裹,村民們一家一戶分散居住在各自果園裡,遠遠望去,只能從花果樹叢中露出的房頂,或是那一縷縷炊煙感受到有人生存的跡象,仿佛人間仙境、室外桃源一般。

  大皮溝距一面坡鎮18公裡,因早年村民常用獵獲的獐?野鹿等獸皮兌換生活用品而得名『大皮子溝』,後改稱『大皮溝』。

  從一面坡鎮乘車至三星啤酒廠路口,順著一條平坦的水泥鄉村道路直奔『大皮溝』。車輛行駛大約5分鍾進了山,道路兩側樹木郁郁蔥蔥,樹冠幾乎搭在一起,形成一條天然的林間小路。路邊野花盛開,花香四溢,人們趕忙打開車窗,紛紛做深呼吸狀,貪婪地呼吸著略帶一絲甜味、負氧離子豐富的清新空氣。就在大家目不暇接欣賞路邊美景之際,一塊刻著『大皮溝』三個大字的褐色巨石映入眼簾,巨石連接著僅能一輛車通過的彎曲土路,在坑坑窪窪的土路上慢慢行駛的汽車,像小船遇到了波浪一樣顛簸得厲害。民樂村委會主任姜貴祥指著兩側觸手可及的果實說:『這回我可把你們這些城裡人帶進「溝裡」了,這裡的果樹基本都是天然的,再往深處走,纔是真正的果園。』

  『大皮溝』的果農都是民樂村的村民,共有73戶。據一面坡鎮鎮長尹成雙介紹,1955年一面坡鎮永昌大隊為解決全隊人員吃飯問題,由老支書吳長齡提出開荒種地,派十幾個山東漢子進山開荒取得了好收成,保證了全隊人口的吃飯問題。1964年,永昌大隊派第二生產小隊進駐『大皮溝』開荒種地,到1982年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並入民樂村,形成現在的布局。

  1982年,村民們利用『大皮溝』難得的積溫條件種植果樹,歷經十餘年探索,於1993年秋收獲豐厚回報。尹成雙說:『經過近30年的發展,萬畝果園種植的水果已有5大品系100多個品種。』

  走在彎彎曲曲的山間土路上,看著溝溝坎坎、坡上嶺下、房前屋後都被果樹覆蓋,一望無際的果林碩果累累,讓人不禁垂涎欲滴。這裡的果農家家豐衣足食,村裡通了電、打了深水井,很多人家不但電視、洗衣機等家用電器一應俱全,還購買了私家轎車。每到8月中旬果實成熟之際,來自哈、齊、牡、佳等地的水果加工企業,便帶著大貨車上門收購,果農們坐在家裡數現金的滋味別提多美了。據了解,『大皮溝』73戶果農年收入高達1000餘萬元。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