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來訂單了,趕快裝箱發快遞!
東北網9月26日訊 金秋9月,尚志市亞布力鎮國光村洋溢著田園的寧靜與祥和,一個年輕人站在國光村頭的一處高崗上,眺望著綠色木耳、蘑菇養殖場,臉上露出一絲幸福的喜悅,他就是該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年僅25歲的大學生村官於康寧。
新潮的黑框眼鏡,俊朗的外型,言談中的自信,讓這位80後村官於康寧顯得非常『有型』。他告訴記者,在這裡工作兩年來,他已經愛上了這份村官的工作,喜歡上了這裡的村民,也喜歡上了這裡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
大學生,村官,村裡山珍養殖場的技術員、銷售員、場長,這些看似『矛盾錯位』的身份,集中在於康寧一人身上。
經過層層審核,2009年7月,大學剛畢業的於康寧當選為尚志市亞布力鎮國光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剛到國光村,於康寧和村民溝通時經常遭遇尷尬:講大聲了會被人罵,講小聲了沒人理。村書記徐德雲給他支了個招:說大道理沒用,要學會村民的『話』,用心溝通。此後,於康寧一點一滴從頭學起,逐漸在村裡站穩了腳。
為了幫當地農民致富,於康寧幫助他們建起了多個木耳養殖園,並主動承擔了技術和銷售業務。剛開始,他對此毫無頭緒,看著村民們種植的木耳蘑菇賣不出去,於康寧沒少著急上火。因為平時愛玩博客、微博,看到上面的廣告,於康寧靈機一動,為什麼不在網上賣山貨呢?他迅速創建了多個論壇和QQ群,開起了網店,在網上吆喝起了來。
剛開始時,很多人都不相信他,『毛頭小子,剛畢業的學生能有什麼本領,在電腦上就能把我們的木耳、蘑菇給賣出去?』直到有一天,從上海來了兩個客商,交了大筆定金,並准備批量訂購木耳等山產品時,村民們纔終於服氣了,很多人開始主動來找於康寧,請他幫忙在網上賣山貨。
『大學生村官,就是不一樣,以往村民犯難的事,小於一件一件都給我們解決了。』村民楊克勤說。『聽說我背了10萬元外債,今年又貸款種植黑木耳後,小於說「你的木耳我全包了,我幫你銷售,准保賣上好價錢!」』開始他也有點將信將疑,去年8月份,於康寧幫他銷售木耳2000多斤,增收效益達2萬餘元,楊克勤高興地說:『小於村官腦子活,真把我的黑木耳賣上好價錢了!我得感謝他!』
『小於可是個大忙人。』村民們都說。的確,從修路築橋、人口普查、綜治維穩,到計劃生育、辦理新型合作醫療等宣傳和落實工作,處處都要忙。在去年辦理新農村醫療合作期間,於康寧得知村裡的五保戶鄭大爺患有多年風濕,腿腳行動不便,他主動登門拜訪,為鄭大爺辦理了新農村醫療保險並買來了牛奶等營養品。鄭大爺激動地對他說,『小伙子好好乾,爭取在農村紮根,農村需要你這樣的好乾部。』這是村民發自內心對大學生『村官』的高度肯定。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於康寧在這短短的兩年中,把書本知識活學活用的應用在實踐中,村兩委有了他的協助配合,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農村是個廣闊的舞臺,你們大學生學歷高,知識廣,腦子活,在新農村這個舞臺上,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大有作為。』2010年6月5日尚志市副市長邢世強來到國光村,高度肯定了於康寧的工作。與此同時,村民們也漸漸看到,於康寧這位大學生村官不是來鍍金的,而是來給村裡辦實事的。『小於書記』的稱呼,是兩年來村民對他的由衷贊譽。
走在尚志市亞布力鎮國光村的小巷內,於康寧不時和村民熱情地打招呼。兩年時間內,這位曾經放棄在國企優越待遇和工作環境的大學生村官,已經融入了這個小山村。『我不想做一個過客。』於康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