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6日訊 天高雲淡,秋意正濃。秋日的烏馬河畔,山山嶺嶺色彩斑斕,『五花山』悄然顯現。9月23日,記者來到伊春烏馬河林業局西嶺中心林場,仿佛置身於世外桃源,青黃夾雜的草坪,傲然綻放的野花,大理石廣場,精致的民居,一派歐風林韻!山裡人似『神仙』般的生活,構成了一幅幅新林區建設的美麗畫卷。
欲知山中事,須問山中人。在此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人最有發言權:『今天的生活狀態和林場面貌,我們做夢也沒有想到過啊,以前的住宅破舊矮小,道路泥濘不平,冬天取暖又髒又累,那時候是安居難、行路難、就醫難……今兒我們是掉進福堆兒裡了。』居民李景彥老大爺感慨萬分。
三年多時光,西嶺就讓世人刮目相看,人們慨嘆的不僅僅是建設者建設新林區的快速度,更讓人折服的是烏馬河人和寶宇建設者們所展現的精神風貌。在新林區建設中,他們以馬永順為傑出代表的林區精神作為第三次創業發展的強大動力,以苦為樂,拼搏進取,改革創新,甘於奉獻。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激勵下,這裡的經濟轉型和新林區建設纔這樣卓有成效。
2008年5月,戰略投資者黑龍江寶宇集團入駐烏馬河區新林區建設試點單位西嶺林場。該集團和烏馬河局一道高標准建設西嶺中心林場和生態旅游產業項目。該集團計劃投資12億元,在西嶺林場原址,為西嶺林場、前進及安全經營所的職工建設新住宅和配套設施,打造西嶺中心林場。目前,這裡已建成新住宅2.4萬平方米,使西嶺林場和前進經營所的全體職工搬入新居。2010年,該集團又新建住宅10000平方米,用於安置安全經營所的200戶職工。
如今的西嶺,職工新居似一座座小型別墅,而且,每個職工家庭,都有上下水、衛生間、暖氣、燃氣灶、電話、數字電視及寬帶等;每個家庭庭院,都安裝了寶宇免費提供的封閉圍欄,倉房和前後菜園一應俱全,職工群眾們真正體會到了城市化生活的方便和舒適。對此,西嶺中心林場場長李亞全感慨頗多:『全場480戶居民已全用上了秸稈燃氣,過上了無煙舉炊的省心日子。以前,用柴和煤做飯取暖時,每家每戶要燒掉5立方米的燒柴和3噸的煤,需要支出近3500元,使用燃氣後支出費用還不到1000元。』
秋日時節,西嶺各項建設緊鑼密鼓進行,一些建設項目紛紛告捷:1.2萬平方米的旅游服務中心主體已經封頂,現正進行內外部裝修;3200平方米的康樂中心主體框架已完成;寶宇森林會已做完防水,現正在內部裝修中;體育訓練基地正在進行土地造型設計,並開始建設球道。工人們正在對高級住宅區進行庭院綠化。
打造新西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這不僅為西嶺人,而且也為育苗、翠嶺、安全等林場(所)職工群眾創造了大量的打工機會,甚至讓綏化、哈爾濱、湖北等地的打工者都找到了就業崗位。建設高峰時用工量達到了800餘人,目前仍有200餘人為寶宇集團服務。
『過去沒活乾,我只好東奔西走在外打工,一年到頭也只能維持個吃喝,如今,我在家門口就找到了安穩的活兒,每天能掙80元,一個月2400元輕松拿到手。有手藝的在我們這可賺著了,一天賺200元輕而易舉。』西嶺職工於鳳臣喜滋滋地對記者說。
甜頭剛剛開始,幸福還在後頭,西嶺人對今後希望滿懷。到2014年,西嶺中心林場康樂中心、狩獵場等生態旅游產業項目全部投入運營後,預計每年可接待游客50萬人次,收入預計可達2億元,安置就業人數預計可達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