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伊春9月26日訊 金秋時節,記者聽說伊春市南岔林業局岩石森林經營所種植的北藥『返魂草』又是一個豐收年,驅車前往。沿著通場公路,映入眼簾的是蔚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黛青的群山,還有鳥兒在枝頭鳴叫,遠遠望去,大豆、玉米和白瓜子……長勢喜人,一派豐收的景象。聞著『掃竹梅』的花香,走進岩石所的茂盛的森林走廊,就像進入了一幅墨綠色的畫卷。
下了通場公路,又轉過幾個彎,穿過幾片樹林後,眼前豁然開朗,眼中一片金黃,一朵朵金黃色的小花,仿佛給大地穿上了一件金黃色的外衣。陪同采訪的岩石所所長孫亮告訴記者,岩石所『返魂草』種植基地到了。
剛一下車,一位正在田間采集『返魂草』草子的中年男子笑容滿面地迎了過來,經所長孫亮介紹,他就是這片『返魂草』的主人梁振龍。梁振龍是岩石所的一名職工,2006年,在所裡鼓勵職工發展自營經濟政策的支持下,承包了100多畝的『尿炕地』種起了『返魂草』,近兩年,年平均收入達到20多萬元。『我2006年承包了這塊沒人種的「尿炕地」,當時一畝地投入了300多元,現在一畝地一年收益就達到3000到4000元,市場「返魂草」供不應求。今年,收購價由去年每公斤6元,一路漲到每公斤12元,翻了一倍,「尿炕地」就是我的提款機了。』梁振龍高興地對記者說。
孫亮所長告訴記者,『返魂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苦,性平,臨床主要用於清熱、祛痰、止咳平喘,適用於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喘息性支氣管炎,肺炎等癥,吉林修正、華康、紫鑫、益民、羅邦、天津中新、格潤等20多家制藥企業都在用其開發生產新藥。『返魂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最大的好處是,一次投入,多年受益,可收獲7到8年,無需重復播種,『返魂草』的經濟效益是普通農作物的5到7倍,是極有前途的新型中藥植物。
據了解,目前制藥企業使用的『返魂草』原料多數來自野生資源,自然資源儲量有限,遠遠滿足不了制藥企業的需求,由於供不應求,導致『返魂草』逐年漲價。
近年來,岩石所直面停伐,及時提出『大力發展替代產業,調整產業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工作思路,思路決定出路,率先從吉林等地引種了北藥『返魂草』,並將『返魂草』種植作為立場項目來抓,實行重點扶持、規模推進。現在,岩石所『返魂草』種植面積已達1100畝,平均畝產360公斤。今年,僅『返魂草』一項,岩石所職工群眾收入就達到350多萬元,遠遠超出了種植常規作物玉米、大豆等帶來的經濟效益。
今年,岩石所為了更好地拓寬『返魂草』的發展環境,成立了『返魂草』種植合作社,通過積極對上爭取政策,給種植大戶修路、打機井、安裝噴灌設施、聘請技術人員等大力扶持,解決了廣大種植戶基本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問題。同時,在品種改良上狠下功夫,由原來單葉『返魂草』(綠原酸含量僅為0.028%)改種麻葉『返魂草』(綠原酸含量高達0.07%)。利用營養杯育苗38萬杯,整床育苗4畝,種苗將以成本價格賣給合作社成員,采取小壟並大壟的方式耕種,提高了『返魂草』產量和種苗成活率,使更多的人走上致富的道路。
經濟轉型,讓岩石所『返魂草』釋放了市場經濟的巨大能量;與時俱進,為場所發展找到了方向,也贏得了職工群眾的支持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