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走基層】殘疾人張守先和他的『開心農場』
2011-09-26 19:03:53 來源:東北網  作者:魏景文 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阿城區發展棚室蔬菜項目,積極推進農村殘疾人產業扶貧、規模就業、整體脫貧。東北網記者 印蕾攝
張守先和工友在工作中。東北網記者 印蕾攝

  東北網9月26日訊(魏景文 記者 印蕾)金秋九月,來到位於哈爾濱市阿城區阿什河街道東環村的哈爾濱市金果農業生態園,一棟棟蔬菜大棚掩映在金燦燦的莊稼中間,分外惹眼。

  在黃瓜大棚前,東環村村民張守先正和工友們把剛剛摘下來的黃瓜裝箱。

  和一般的生態園不同的是,這個生態園還是阿城區的農村殘疾人扶貧基地。目前,生態園已吸納本街道及周邊鄉(鎮)、街道各類殘疾人86名入園就業。

  張守先告訴記者,因車禍致殘後自己只能在家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今年3月,生態園建起了蔬菜大棚後,他就來這裡上班了。扣棚、打更,在生態園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平均每月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自從到生態園上班後,有事做了,收入多了,心情也變好了,大伙兒對生活更有信心了。』張守先說。

  阿城區殘聯理事長高喜民告訴記者,阿城區阿什河街道共有殘疾人963名,僅東環村就有223名,殘疾人的就業願望極高。由於棚室蔬菜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每年的3—11月為生產季節,生產周期長達9個月,生產的各個環節大都需要人工完成,而且勞動強度較之於養殖、加工業低,非常適宜殘疾人體能。同時,阿城區作為哈爾濱市蔬菜供應地,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為此,區殘聯確定在阿什河街道發展大棚蔬菜項目,為殘疾人朋友創造就業機會。

  高喜民介紹說,金果農業生態園規劃佔地1500畝,將建設蔬菜批發市場1萬平方米,建設蔬菜大棚1200棟。今年可完成建設蔬菜大棚700棟,安排殘疾人200人;明年還要建設蔬菜大棚500棟,安排殘疾人100—150人。屆時,可實現300—350名殘疾人就業,就業殘疾人月均收入可達到1000—1200元,全區殘疾人年增收最高將達到500萬元。

  『聽說,生態園以後還會發展農家樂旅游項目,那時,歡迎你們再來!』采訪結束時,張守先向記者發出了熱情的邀請。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五年巨變 龍江崛起——省第十一次黨代表大會專題報道

【專題】平凡可敬的龍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