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十二五』末黑龍江機構養老床位數量將達到18萬張
2011-09-29 06:34:19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艷麗 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8日訊 (王艷麗 記者印蕾) 記者從省民政廳獲悉,省政府日前出臺《關於加快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意見》提出,力爭到『十二五』期末,全省機構養老床位總量達到18萬張,佔老年人總數的3%;農村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率達到70%。

  建設大型綜合性公辦養老機構示范引領

  《意見》提出,『十二五』期間,我省將依托現有市地老年社會福利院,整合當地醫院、學校、培訓中心等社會公共服務資源,在全省13個市地各打造1所集生活照料、醫療康復、老年大學、認證培訓、文體娛樂等多種功能於一體,能夠輻射周邊地區,具有示范作用的大型綜合性公辦養老機構。在每個縣級以上城市至少建設1所(全省共建設100所)以養老服務為主,集生活照料、醫療康復、文體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養老服務機構,新增養老床位2萬張。

  社區養老服務覆蓋城鄉

  全省3050個城市社區全部開展居家養老服務,50%的社區建有1所建築面積300平方米以上的達標日間照料中心,增加日間照料床位1.4萬張。在社區普遍建立數字網絡服務系統、養老服務熱線和緊急救援系統,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服務。全省1/3以上的農村社區開展居家養老服務。

  農村養老縣級中心敬老院農業人口縣全覆蓋

  每個含農業人口縣(市、區)建設1所(全省共建設44所)符合標准,發揮示范、帶動、引領作用的縣級中心敬老院,全省新增加養老床位8800張。全省建設200所輻射周邊鄉鎮,滿足區域內『五保』對象集中供養需求,並發揮對居家老人服務作用的區域性中心敬老院,增加養老床位2萬張。結合農村泥草危房改造項目,在全省1000個交通便捷、村民居住相對集中的村各建設1個『五保』家園,每個『五保』家園10戶左右,改善散居且有勞動能力的『五保』對象居住條件。建立農村鄉鎮一級中心敬老院+鄉鎮社區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的鄉鎮養老模式和村(社區)一級『五保』家園+社區服務站+居家養老服務的鄉村養老模式。

  失能護養完善設施

  以建設收養『三無』、『五保』、低收入和失能老年人為主的供養型和護養型養老機構為重點,推進市地一級失能老人護養院建設,全省將建設13所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長期護理服務的專業性護養機構,增加養老床位3900張。在大中城市,支持社會力量興辦以長期照料、專業護理和臨終關懷服務為核心的愛心護理院,為高齡、失能、病患老年人提供長期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服務。農村以縣敬老中心為示范,區域中心院為基礎,『五保』家園和民辦院為補充,形成設施齊全、功能完備、服務規范的老年人長期照料網絡。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