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9月28日訊(於曉光 記者李博 高長利)在樺南林業局的發展史上,貧窮落後一度令樺林人抬不起頭。從1985年步入資源枯竭、經濟危困的『兩危』困境,到1996年高達1650萬元的虧損額,全局累計拖欠職工工資48個月3400萬元。
1998年,國家『天保』一期工程正式實施。借助這一優惠政策扶持,樺南林業局經濟開始逐漸復蘇。2002年,終於結束了長達17年的虧損。
2010年,林業局木材銷售突破1億元大關;原煤生產突破20萬噸;土地收入突破3000萬元;棚改完成214100平方米,超過建局以來居民樓總面積;創建省級工業園區221萬平方米;全年實現產業總產值60142萬元。秉承科學發展理念,樺南林業局經濟實現『華麗轉身』。
『兩黑』主導經濟轉型 打造百萬噸森工煤炭基地
由於可采木材資源銳減,『獨木』支橕難以為繼。2009年以來,樺南林業局大力發展非木替代產業,著力於經濟轉軌、產業轉型,集中力量向以煤炭和土地為主的『兩黑產業』進軍,闖出了一條具有樺南特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自2009年起,林業局把煤炭產業確定為產業結構調整重點強力推進,兩年來投入980萬元用於煤炭擴儲和改善作業條件,實現了產業規模化和效益化。
2010年,樺南煤炭總產量實現21萬噸,利潤實現4300萬元。2011年,新建了年生產能力90萬噸的洗煤廠和煤泥型煤廠,並積極探索煤炭化工生產,力爭在今年消滅煤炭生產所有原字號產品。
作為全省森工系統的『獨生子』產業,樺南林業局煤炭產業,經濟效益目前已躍居三大產業之首,並成為該局龍頭產業。『十二五』期間,樺南准備把煤炭產業做大做強,打造百萬噸全省森工系統煤炭基地。
放下伐木刀,林區人向『黑土地』要起了效益。2009年以來,林業局共注入資金960萬元用於中低產田改造,招聘和培訓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改變單一綠色大豆種植,建起了水稻、紫蘇、白瓜種植基地……
一系列措施的實施,極大地提昇了全局農業生產經濟效益,實現了企業增效,職工培收。借助於31萬畝耕地的產出,農業已成為樺南林業局的第二大支柱產業。
|
大招商大發展 園區實現效益『雙豐收』
作為全局經濟轉型的重點,樺南林業局招商引資『來真格的』。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佔地35萬平方米的工業物流園區已初具規模。大連連王集團投資3.5億元落戶園區,發展糧食物流倉儲業和深加工業,年倉儲能力為20萬噸以上,收購半徑150公裡。
2010年6月,大連連王集團與樺南局在2009年的哈洽會上正式簽約,投資5000萬元的固定資產項目建設已全面竣工。2010年12月20日企業正式通車運營,現已收購糧食8萬噸,陸續運往大連灣港。
據園區負責人介紹,工業園區的建立為樺南林區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實行『定單農業』,發展『糧食銀行』,實現職工收入最大化;帶動周邊村鎮和墾區糧豆的流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促進農業與二產、三產同步發展,形成農業產業鏈;安置近千名下崗職工再就業;拉動運輸及商飲服務等相關產業發展。
打造生態宜居型城鎮和生態場所
樺南林業局致力於打造生態宜居型城鎮和生態林場(所),力求實現局址森林化、林場園林化、道路林陰化、庭院花園化。
2009年秋冬兩季,組織開展了建局以來規模最大的全民綠化活動,4000餘人參加綠化造林,栽植綠化樹18.4萬珠,17個林場(所)進場1公裡綠化全部達標。
林業局佔地352畝的森林公園是三江地區最大的人工森林公園。為了把這裡打造成集休閑、娛樂、健身為一體的綜合性游園,樺南堅持『喬灌結合,見縫插針』的原則,栽植了紅松、水曲柳等50餘種樹木,總株數13萬株。目前,這個天然氧吧已成為樺南人休閑旅游的『綠色天堂』。
樺南林區人始終沒有放棄對『綠色』的追求。下甸子是樺南林業局的西大門,佔地11公頃。2010年春季,居民全部動遷後,開發商出資6000萬元競買這塊土地。利益面前,樺林人不為所動。從建設生態城鎮的長遠目標出發,將該地區全部施以綠化,栽植楊樹、雲杉3.1萬株。
2010年,樺南進一步加大了廣場、景觀和街市路旁綠化工作力度,新植各種綠化樹10426株,並形成了一街一樹、一街一景的綠化格局。
大服務大民生 『民心』工程利民惠民得民心
『從一點一滴做起,為職工群眾服好務』。秉承這一執政理念,樺南林業局黨政一班人從職工群眾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入手,大力實施利民工程。
——投資450萬元昇級改造局址中心路和振興街,拓寬後全部鋪設柏油路面,建設人行步道,安裝高架路燈,種植綠化樹和綠籬;
——投資1300萬元新建5600平方米的職工醫院綜合樓,並對山上18個林場(所)的衛生所進行了昇級改造,全面改善林區醫療條件;
——投資550萬元為第四中學和東風小學分別新建了一棟綜合實驗樓和教學樓,全面改善林區辦學條件;
——投資960萬元用於山上農田基本道路改造,實現企業增效、職工增收;
|
——投資550萬元新建2.6萬平方米的新時代生態文化廣場,並改擴建職工俱樂部,結束了樺南局沒有文化廣場的歷史,為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創造了優良環境;
——投資300萬元對城鎮和林場(所)的自來水進行淨化改造,使百姓吃上了放心水;
——投資2000萬元完成了城鎮供熱網的新建和改造工程,實現供熱管理的集約化、科學化;
——每年為全局在職職工增開兩個月的績效工資,並且上浮工資230元,增加了職工收入。
……
近兩年,樺南林業局累計投入6400萬元用於實施全局20項利民工程。『民心』工程結出豐碩成果,林區人拍手稱道。
『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用「樺南精神」創造了「樺南速度」。采訪中,樺南林業局局長侯緒?表示,將堅定不移地走保護森林資源、轉型發展、科學發展之路,從而『讓樺南林區更快地發展起來、富裕起來、和諧起來』。
歲月荏苒,滄桑巨變。穩步前行中的樺南林業局,推進創新發展,實現產業轉型,建設工業園區,加強生態建設,致力改善民生……種種舉措與實效,讓林區人對樺南美好的明天更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