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8日訊 7日上午,哈爾濱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舉行2011年廉租住房實物配租公開搖號選房儀式,1126套廉租住房通過公開搖號的方式,配租給道裡、南崗、道外、香坊和平房區的廉租房受益家庭。據了解,這是我市實施廉租住房保障制度以來房源最多的一次。從今日起,本批廉租戶即可陸續入住經過簡單裝修的廉租房。
據了解,哈市於2003年開始實施廉租住房保障制度,至目前已有2.1萬戶符合廉租住房條件的家庭通過租金補貼或實物配租的方式實現了應保盡保,此次提供的1126套廉租住房是實物配租數量最多的一次。
據市住房局廉租住房管理處處長宋瑋介紹,本次公開搖號配租的廉租住房主要分布在道裡、南崗、道外、香坊和平房區,其中絕大多數是在道裡區漫步巴黎、海富第五大道,以及南崗區金域藍城、西城麗景等10多個新建住宅小區配建的新房。針對廉租戶大多為低保戶和困難家庭的實際情況,該局出資為這批廉租房進行了簡單裝修,同時還對廉租房實施減免供熱費的優惠政策。此外,還首次對殘疾人家庭單獨編組進行搖號,以使其獲得更為便捷的居住環境。
宋瑋告訴記者,此次提供的廉租住房使用面積均為50平方米以下,戶型為一室一廳或兩室一廳。『目前,實物配租的廉租房月租金仍為使用面積每平方米0.35元。也就是說,最大戶型使用面積50平方米的廉租房,月租金僅需17.5元。』
另據介紹,以往哈市廉租房多是政府收購的二手房,不僅房子老舊、使用面積相對較小,而且廉租住房實物配租比例相對偏低。為籌集更多的廉租住房房源,並改善住房條件,我市於2007年出臺了相關規定,要求『在新建住宅項目中按2%比例配建廉租房』。通過這種機制,我市的廉租住房房源從2007年的138套,增加到目前的2656套,並將以每年2000套左右的速度遞增。有關負責人表示,這說明我市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已經逐漸由租賃補貼和實物配租相結合為主的方式,向實物配租為主、租賃補貼為輔的方向轉變。
新聞鏈接
廉租住房保證范圍
從2009年起,哈市將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納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圍,讓人均住房使用面積10平方米以下申請租賃補貼的低保和低收入家庭實現應保盡保。低收入家庭的認定范圍是:家庭人均月收入在城市低保標准的1.2倍至1.5倍(包括1.5倍)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