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淨菜上市』已倡導兩年『毛菜』仍隨處可見
2011-10-08 10:44:03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王辛娜 李佳琪 楊建平 陳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8日訊 兩年前,哈市有關部門積極倡導『淨菜上市』,即要求秋菜在產地要采取除泥、除爛葉、除須及包裝等措施,力爭實現淨菜上市率達到60%,以減少泥土進入主城區。『十一』長假期間,記者走訪哈市部分街巷、居民小區看到,『毛菜』上市仍普遍存在,很多運菜車周圍依然散落著被人扒掉的白菜幫、大蔥葉,其中還夾雜著大量泥土。記者所到之處,只看到一處秋白菜銷售點實現了『淨菜上市』。

  又是『毛菜』進城時

  10月7日7時30分,保潔員老孫在道裡區安德街已經忙碌了好一陣子。他一鍬一鍬地把地上成堆的蔥葉、白菜幫鏟起來倒在小三輪車上,再運到附近的垃圾間,如此動作,一個早上要重復數十次。老孫說,自10月5日秋菜集中上市以來,『毛菜』產生的黃葉、菜幫遍地都是,他的工作量明顯增加。

  10月6日,綏化市西長發鎮菜農李影夫婦用一天時間,把3000多公斤蔥按斤數打好捆。兩口子日夜兼程地趕赴道裡區安德街早市佔好攤位,已是7日凌晨3時。5時30分,天剛擦亮,李影便從自家的農用車裡爬起來。6時,早市上的人多了起來,買蔥的人逐漸聚攏過來。一車大蔥,一上午就賣光了。農用車旁,切掉的蔥葉子堆了兩大堆,足有500公斤重。

  記者在走訪道裡區上游街、中醫街、紅霞街等秋菜集中銷售路段時發現,很多銷售秋白菜、秋大蔥的運菜車下,均有散落著的被買家丟棄的大蔥葉、白菜幫等。秋菜市場,難覓『淨菜』身影。同時,大量菜葉讓環衛工們難堪重負。

  據環衛部門統計,哈爾濱城區日產生活垃圾約3000噸,10月1日秋菜開售,我市日增垃圾量近400噸。秋菜垃圾也造成了資源浪費:目前我市處理1噸垃圾約需50元,大量的秋菜垃圾無疑將耗費掉一筆不小的處理費用。

  『淨白菜』一斤多賣5分錢

  在道裡區工程街,呼蘭康金井鎮的劉鳳春家整整一車6萬公斤的大白菜,賣出了4毛錢一斤的『高價』———今年,劉鳳春僱人給白菜切根、掰幫,賣起了淨菜,市場反映熱烈。不過遺憾的是,每斤大白菜僅多賺了5分錢。

  劉鳳春說,往年她賣一車白菜得賣兩周左右,今年同樣的一車白菜不到3天就賣光了。記者看到,劉鳳春家僅剩的10幾棵白菜通體不沾泥土、沒有黃葉,運菜車下沒有被扒下來的菜葉、菜幫。『前幾年把菜從地裡挖出來就直接裝車進城賣,但不把白菜扒層皮,來買菜的人都不買。』劉鳳春今年吸取教訓,起菜後先把白菜根剁掉,然後將最外一層有破損的菜幫和葉子扒掉,然後再裝車運進城裡賣。

  每棵白菜的重量差別很大,平均下來『毛菜』大約七八斤一棵,加工成『淨菜』每棵就只有五六斤重,劉鳳春坦言,『我們大老遠趕過來,刨除淨菜的人工和油費,一斤「淨菜」只能多賺個5分錢。利潤不大但可「菜盡其用」。』說著,她舉起撿來的半袋子白菜幫放進玻璃絲袋子。『廢菜葉可以喂豬,還能用來堆肥還田。』劉鳳春給記者算了筆經濟賬:賣出200公斤白菜能產生5公斤的廢白菜幫、葉,一車能拉約2000公斤白菜,這些白菜就能產出50公斤的廢葉做豬飼料。

  『淨菜』的困惑

  巴彥縣菜農魏明拉著一車1000公斤的『雞腿蔥』來到松北區前進大市場旁的路邊集市,記者昨天一早在市場遇到他時,已經是他到這裡的第二天。緊鄰魏明的農用車,一份去了黃葉的『牛腿蔥』銷售成果喜人。怎麼人家的蔥扒得乾淨,賣得個好價錢,你的蔥還帶著泥?魏明告訴記者,『扒乾淨的要4毛錢一斤,我家的蔥2毛5一斤。』隨即又跟了一句,『家裡沒人手,沒法「深加工」。』

  魏明告訴記者,他家有10畝菜地,加上父母、妻子不過4口人『照料』。如果要賣『淨菜』,4個人就要在一周內挖出4萬多公斤的秋菜,然後一棵棵去根、扒幫。等加工完了,秋菜上市的『黃金期』也過了。更何況,菜不等人,如果不僱人處理,大部分的菜要爛在地裡。但僱一名工人加工秋菜,一天就得多付出100多元的成本。

  『毛菜』價賤、『淨菜』價高,進退兩難之間,魏明選擇了『薄利多銷』的『毛菜』銷售模式。盡管兩天時間下來利潤並不理想,『但不賠錢就是賺。』

  『淨菜』進城緣何叫好不叫座?本報將予以持續關注。

責任編輯:張雋珊